实际上,这个宣言在创作和理论上并没有提出有新意的建设性意见,倒是反衬了“新世代”比较一致的从本土出发关怀传统、现实、大众的“精神和态度”。然而,正如林德在一篇文章中所提出的那样,它们包含着诸多需要思考的前提:“一、怎样‘重建民族诗风’?二、如何‘关怀现实生活’?三、什么是‘本土意识’?四、诗人用哪一种方法切入‘大众’的层面,用哪一种手段中介、‘反映’其‘心声’?”[5]既由于“新世代”代际经验方面的原因(都是在战后的台湾出生和成长,“中国意识”的形成既缺少更广大的时空感性,又囿于国民党意识形态控制的学校教育),也因为当时接二连三地发生了震荡台湾的重大事件,刺激了民族情绪的高涨和面对现实的精神主要有:(1)1970年11月开始的钓鱼台事件;(2)1971年11月25日台湾“退出”联合国;(3)1972的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4)1972年9月日本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而那些前提却没有得到深究。相反,与唐文标激烈反对诗的超越性,渴求介入生存与行动的庸俗社会学主张唐文标70年代初对现代诗的批评被称为“唐文标事件”。唐文标批评现代诗的文章主要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论传统诗与现代诗》(《龙族评论专号》,台北:林白出版社1973年8月出版)、《诗的没落——台湾新诗的历史批判》(台北:《文季》1973年第1期)、《僵毙的现代诗》(台北:《中外文学》1973年第2卷第3期)。这些文章不仅激烈批评现代诗,也根本就否定诗歌存在之必要,在《僵毙的现代诗》一文中,他写道:“说深一点,它(指诗——引者)从未进入过任何事物里生存与行动,它在艺术中离人类最远,也未曾与社会及民众保持过血肉关系,宜乎到了现代,民众一脚就把它‘蹬’出去了。”相近。“新世代”诗人心目中的“龙”、“土地”、“草根”等“本土”文化符号被政治化和本质化了。在思想上,强调的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境遇中不无褊狭的“本土”中国,却不大能正视近代以来与世界纠缠迎拒中交杂混成的现代中国意识,——这是否是70年代“新世代”诗人忽略了前行代的抗衡性,在激情批判现代诗的同时,遮蔽了60-70年代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冲突的内心经验的原因?1977年创刊的《诗潮》辟出“工人之诗”、“稻穗之歌”、“号角的召唤”专栏,从而引来许多人对“工农兵文学”的联想(余光中还写了《狼来了》一文进行质询)《诗潮》主编高准后来在《为〈诗潮〉答辩流言》中也曾说过:“(该刊)要求显现比较雄健的风格,并且对于有关工人与农民的诗篇各辟专栏,对乡土民歌风格的作品及对国家民族作整体歌颂的作品,也都各予以专属而相应的篇幅。……自去年七、八月以来,台湾即有一种流言,说有人提倡‘工农兵文学’,是‘狼来了’。并且有人对我说,那指的就是《诗潮》。……本年一月三十一日《中华日报副刊》刊出彭品光先生的《文学不容划分阶级——我们反对所谓工农兵文学的观点》一文更可代表对《诗潮》的流言。”(高准:《文学与社会改造》,台北:德华出版社,1978,P.255-257);《阳光小集》也先后推出关切现实的“诗与政治”和座谈政治诗的专栏,并把第13期编为“政治诗专辑”;——这些现象背后“实际政治”(realpolitics)的取向令人深思。
或许正因为过分强调现实、传统、本土、大众中的实际政治,渴望想象的语言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他们把批评的重心指向了前代现代诗的“世界性”、“超现实性”、“独创性”和“纯粹性”。他们忽略了,提倡艺术的独立性和超越性,迷恋于语言、形式不断创新的现代主义,并不是对那些问题漠不关心,而是采取了我们前面谈到的不那么直接的关心方式,即宏观层面的关心方式。这里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一个两者需要兼顾的问题。廖咸浩曾在一篇反思80年代现代诗与本土诗的论文中举过一个解构主义笑话,用以阐明“宏观政治”与“实际政治”两者不可偏废的道理,同样可以移用于“新世代”诗潮的反思。这个笑话说的是,当一群人在某地进行“打倒种族隔离”的示威游行时,队伍中竟然有人打出了“打倒理性中心主义”的标语。廖咸浩说:“笑话的原本的目的非常明显,意在指出解构主义过于抽象,无补于实际政治。但深入探讨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个笑话并不是那么是非分明。后加入的那人所言乍看也许觉得不着边际,但其实他的诉求毋宁更为彻底。因为,若不戒之‘理性中心’的根本问题,‘种族隔离’打倒之后,还会以新的(虽可能比较不明显的)压迫形式出现(证诸南非现况可知)。因此,虽然‘打倒理性中心主义’在从事社会改革时动员群众的能力上,必然不如‘打倒种族隔离’的口号,但若是运动参与者没有解构的认识,不知理性中心为祸,改革的结果难保不会成为新的压迫的开始。”[6]在这个意义上,现代诗追求艺术的独立性和语言形式上的偏离效果,是以“宏观政治”比较超然的方式来观照社会现实问题。
大致而言,70年代的台湾“新世代”诗潮体现了从50-60年代的“文学集团”向“集团文学”的演变,“本土”诉求是实际政治的投影。正如林德所言:“七十年代初期所爆发的写实主义浪潮,原本如同日据时期与光复时期的写实主义诗群一般含有浓厚的民族(七十年代的‘中国’)和左倾(同情被压迫阶级)的色彩,……但在文学上却因为欠缺实践上的艺术性建树,而使得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表达意义远远大过八年代诗潮参与者所提供的文学思省。”[7]它昭示人们,夏志清曾揭示的中国作家的道德负担和“感时忧国”情结并没有成为过去。在那篇被许多人视为经典的《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夏志清提出:
他们与现代西方作家当然也有同一的感慨,不是失望的叹息,便是厌恶的流露;但中国作家的展望,从不逾越中国的范畴,……假使他们以无比的勇气,把中国的困蹇,喻为现代人的病态,则他们的作品,或许能在现代文学的主流中,占一席位。但他们不敢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改善中国民生、重建人的尊严的希望完全打破了。这种“姑息”的心理,慢慢变质,流为一种狭窄的爱国主义。[8]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王光明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