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一夜间改变了诗歌被边缘化的现状,全社会的诗歌创作激情喷发,数以百万计的地震诗歌在报刊和网络上发表,在电台、电视台上播放,在社会上流传,在各地的赈灾晚会和诗歌朗诵会上朗诵。正如网友所说,长歌当哭,诗歌是离震心最近的文学。一些优秀的诗歌口口相传,感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一个“全民皆诗”的现象不期而至。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地震诗歌勃发的意义在哪里?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著名诗人和学者。
对普世价值的尊重
《青年文学》主编,著名作家、诗人邱华栋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正在研读诗人黄礼孩自费出版的《诗歌与人》系列之一的《5·12汶川地震诗歌系列专号》,其中收录了当前诗坛非常活跃的五六十位年轻诗人的地震诗歌。有的诗人过去非常自我,表达的是一种小反叛、小感情、小情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些诗人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恐惧,对善、对爱的肯定,对这些人类普世价值的认同、尊重方面一下得到提升,从诗歌的艺术角度看,这是对过去狭窄经验的突破,这个现象本身值得肯定,它为诗歌重返现实打开了新的门道。
邱华栋说,现在诗歌的民间写作非常活跃,这是2001年以来出现的可喜现象。网络的自由表达,诗歌的短小精悍,迅速成就了一大批民间诗人,泥沙俱下。不过,这些民间诗歌在表现当代社会方面一直非常薄弱,是汶川大地震改变了这些诗人的视野,改变了他们的思考。有好些诗人除了捐款、捐物,用不同的方式关注这场地震大灾难之外,还亲自去现场,面对真实的活着还是死去的生存问题,面对人性的真善美,开始把个体的情感抒发与地震带来的灾难、救助结合思考,对社会性的昂扬,对社会的关注提升了,由纯粹的个人化的小我走向了与大我的结合。这既是诗歌内部发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中国文化发生的一个转折。
地震诗歌数量庞大,作为文献值得保留。至于哪些是精品,这要经过时间淘洗,其中那些感情饱满,表达艺术的诗自然是好诗,但绝大部分在艺术上还不精致,只是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语言还嫌粗糙。地震给诗人的震撼是恒久的、广阔的。在苦难这个母题上,他们会更多关注人的处境、挖掘人的内心,追寻生命及自身存在意义。
新中国诗歌第二次高峰
著名诗人、深圳“诗人之夜”主要召集者客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出版过《深圳不相信眼泪》等8部诗集,但他个人觉得最具震撼的还是汶川地震之后所写的7首诗歌。他说,透过地震,真正地思考了生的伟大,死的悲壮。过去只是停留在臆想当中,那些所谓的追寻、拷问多少有点无病呻吟。在地震带来的瞬间生死考验、人性考验之后,他深切地感到,什么是生命尊严,什么是真正的站起,什么是疼痛,什么是悲壮。
地震并没有摧垮中国人,客人相信黑夜有多黑,星星就有多亮,不管远方有多远,有爱就是天堂。正因为如此,客人认为这次地震诗歌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人文主义的第二次高峰。第一次高峰是1976年“天安门事件”前后诗歌的繁荣。面对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和灾难中人们的真情,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诗歌来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在地震灾难中,个体生命显得脆弱和无奈,但也表现了真善美的一面,这时候,诗人的情感超越了诗歌本身,诗人心中曾经的小我也在地震面前像那些房屋一样倒塌了,不自觉地就有了大我。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句,都直指朴素内心,都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绝不是为做诗而做诗。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灿珍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