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诗”是文化本能?
地震后,很多诗人包括网友写了成千上万首诗,可谓全民皆诗,6月20日,《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搜索结果是284万项。据报道,盛大总裁陈天桥在读到《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后,潸然泪下,随即作出决定再捐600万元,这600万也被网友称为“最昂贵的稿费”。针对这种全民抒情的现象,诗人沈浩波有自己的思考。
沈浩波表示,“全民皆诗”是一种简单的情感需要,因为诗歌比较能承担这种悲伤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本能需要,中国有诗歌传统,更是一种文化本能。
而诗人于坚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作为20世纪后期中国诗歌历史的见证者,这种情况对我并不陌生。诗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大众的抒情工具,这是中国的特色,尤其是20世纪主流文化的特色。我曾多次目睹这样的全民皆诗。那种环绕着一个题材的全民皆诗,完全取消了诗歌上的语言天才、独创性、自由思想、意义深度,曾经创造了假大空文学,成为噩梦般的语言暴力。”
于坚说,这次地震引发的“地震诗”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其整体质量与过去的集体抒情不能同日而语。抒情是汉语的一个传统功能之一,集体抒情却是20世纪的产物。
诗歌从来没“死”过?
中国诗歌复活了的说法最近在网络甚为流传。与两年前韩寒等人的“中国现代诗已没有存在的必要”、“诗歌已经死了”等说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为何?
今年的华语传媒大奖最佳诗人杨键表示,诗歌不可能复活,诗歌复活有赖于人的心态复活,而在快餐消费的时代,人心复活又谈何容易。地震期间,人心、本来之心,可谓惊天动地,恐怕地震过去,人们又会回到从前 “自扫门前雪”的生活中。
而于坚也有类似看法,“在诗歌上,我没有看到什么复活。集体抒情倒是复活了。但我估计也就是一次性的。因为时代在进步,人们对合唱、对‘啊!’已不再盲目崇拜。‘啊!’‘诗朗诵’总难免有股酸兮兮的馊味。我很担心那几万册匆忙印出来的诗集、专号的结局,如果不作为千古流传的精品制作,仅仅是诗歌界的表态,捐款恐怕更有价值。”于坚说。
对此,沈浩波则表示,诗歌复活是一种比较业余的说法,诗歌从来没有死过,也不会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活了。“像大跃进时人们写过很多诗,那时的诗已经不是真正的诗了,只是一种情感需要。”
“所以,地震诗不能验证中国诗歌的真实水平,不能从诗歌的数量上来看这种繁荣。”沈浩波说。
读者水平停留在感动阶段?
浏览《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一诗的网络回帖,记者发现,80%的网友表示这首诗太感人了,感动得哭了;另外一部分网友则表示,不能以感人为标准来衡量诗歌。而对于读者的欣赏水平是否仍停留在感动阶段,诗人沈浩波表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在地震发生时,这种诗歌确实能起到让人感动的作用,这是一个好的方面,它起到了传递情感的作用。但好诗不仅限于传递情感。如果换成平时,读者的欣赏水平还是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只能证明他们的文化智商在小学三年级之下。”
而于坚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着这个问题。“诗当然要感动读者,但感动也是不同的,语言本身的感动和内容、情绪唤起的感动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很困难,后者很容易。前者是时间性的、永恒的。后者是空间性的、一次性的,很容易,每个中学生都可以做到。”
在谈到读者的欣赏水平时,沈浩波认为,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意识都相对滞后,所以形成了一种快餐文化,这是整体大环境使然,不能指责读者,这跟他们关系不大。
■本版撰文孟杰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孟杰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