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钱穆回忆小学建筑:四壁楹柱 遍悬联语
2010年12月02日 20:33 无锡教育 】 【打印共有评论0

民国年间小学堂的建筑,尤其在乡村,是十分简陋的

民国年间小学堂的建筑,尤其在乡村,是十分简陋的。

国学大师钱穆在他晚年所著的《师友杂忆》中描述他家乡小学的情形是这样的:“果育学校乃假华氏一祠堂屋,有一大厅,四壁楹柱,皆遍悬联语。右边侧房为乐在斋,诸师长退课皆聚于此。乐在斋北左侧开一门,通大厅之后轩,广长舒适。朝北长窗落地,窗外杂莳花木,有假山,有小池,俨然一小园。幽倩怡人。轩左向南为大厅之左侧房,顾师卧室在焉。”这反映了民国初年祠堂作学堂的学教环境。

民国年间的小学,是在传统私塾基础上的近代化转型。学校建筑大多利用了乡村中已存的公共建筑,如寺院、庙庵,这类散布在郊野山麓作为传统心灵交汇的场所,成了传播新知识的天地,宗教对近代教育发展载体的贡献也以此表露;另外,就是蛰居家族祠堂、义庄和私人住宅了,这也印证了民间力量对新教育的积极支持。

考察滨湖近代学校,大体也如此。如1912年,开原乡立第一小学是利用河埒口雷尊殿创办的,胡埭日新学堂是利用东平庙创办的;1914年,开化乡第九国民小学是在南林禅院创办的;1921年,尚德学校是利用张氏宗祠兴办的;1929年创办的马山嶂青小学,地址在张家祠堂;1932年时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在马迹山雁门钮家祠堂创办私立夫椒小学校;1938年,胡埭基督教安息日会在西溪教堂旁开设三育小学等,这种情况基本贯穿了整个民国年间并延续到更长的时期。

“借定了祠堂,我便计划着改造学校的事。大门前的广场做运动场,大门间是看守祠堂的人家住的。第二进的大厅,作为礼堂和下雨天的室内游戏室,第二进的享堂,放牌位的神龛用布遮起来,此地便作为生活室。享堂左右两小间,一间作寝室,一间作储藏室。厨房设在礼堂旁边的一小间,还有一小间堆藏祠堂里的破杂家具。”这是一位借祠办学校长的安排,而当时栖身祠堂或庙宇的学校,大体都是有这样类似的考虑。这样办的学校规模都十分小,说是一所小学,而绝大多数仅挂一块校额,只有一、二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几位教师而已。如胡埭邵巷小学开在王氏宗祠内“……,正厅三轩三厅,盖得非常宏伟,这是学校的大礼堂,教室设在正厅西侧的三间新祠堂(后建的)里,共有二十多张桌子,大大小小近四十个学生,一个校长一个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校址,一般也不能苛求,但可能的话还是会注意以下几点:“一,窗户要多;二,房屋朝南或朝东南;三,基地高燥不潮湿。”那个时代创办乡村小学的要求就这样简单,几乎是不成为要求的。

但也有少数学校在完成了最初的过渡以后,克服困难,筹措资金,征地新建,并不断完善,因而有了些规模,在滨湖区域内,如廷弼学校、河埒口第一小学、公益第一小学等均属此类。侯鸿鉴在1909年5月编印的《单级教授法略说》一书中,参照当时日本、德国等国家学校教室的格局,对当时学校能满足“单级教授法”组织教学的教室的大小曾提出一个基本的要求:“教室之构造,可坐六十人者,室纵二丈,横一丈六尺,教坛占地二尺五寸,坛前距学生桌椅二尺,学生每人占地三尺平方,尽后之一行学生,背面距墙壁一尺二寸左右,距壁亦如之。此为完全之单级教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办学经费局促,教育在普及与完善之间往往无奈地选择了前者,故不完善的校舍到处皆是,因此绝大多数学校只能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荣氏所创办的公益第一小学,地处当时开原乡惠山南麓的荣巷镇,这所学校的校歌唱道:“山清水碧古荣巷,灵钟秀毓好湖乡”。它的前身也曾是荣氏家族办在祠堂内的私塾。上个世纪初,改良传统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1904年,族内有识之士合力在祠堂内开办荣氏私塾。不久,又在荣巷东浜临溪建新校舍,1906年正式迁入,时仅有课堂二只,还有宿舍,西角有一块空地,被辟为运动场,“并绘白线于地,俾学生环绕周行,整其步伐,以为体育之备。”这是它由私塾到近代学校的最初转型。以后,随着入学学生的增多,学校也不断扩大。

很幸运的是,现在还能看到这所小学1935年和1949年的布局平面图。显示了这个学校在后来近半个世纪中的演变。

1935年,校区分作两部分(东部校区和本部校区)。东部校区是1906年利用了荣氏宗祠改建的,至此变化不大,开3个班。“正门外的砖场以南,是由三面围墙围起的一片操场,含单杠、双杠、沙坑和篮球场。……跨进祠堂门,通过门堂,居中是一方天井。以青石板走道为界,两面耸立着两棵梧桐,东西两边的厢房称为‘桐荫东轩’和‘桐荫西轩’。走完天井,登上七级石阶,就到了‘三乐堂’门前的宽阔回廊了。”本部校区(也称西校区),始建于1913年2月。当年,要求上学的学生达170人,原校区不敷承担,因而,荣德生又在校西附近辟地新建13间房屋,到1935年有学习室10只,职员室10只,寝室17只,勤务室3只,器物室2只,厕所2只,运动场52200方尺,另有礼堂、会议室、艺术室、图书馆、阅报室、娱乐室、实验室、工场、农场、器械室、印刷室、传达室、厨房、膳堂、浴室、老虎灶、市公园、网球场、体育场、池塘、井等,从近代教育的要求来衡量,功能与配置还是较完备的。

这一时期学校的施教范围,东到河埒口,东南到邱巷,南到白水荡,西南到独山,西到大箕山,西北到萧家湾,北到郑巷,东北到上里东,北到惠山山麓,基本覆盖了以荣巷镇为中心,东西9华里,南北4华里的椭圆区域。1935年4月,在校学生共470人,连幼稚园共编7个年级,开9教室。而办学三十年中,已有毕业生1354人。这样的办学规模,在无锡西乡的乡区乃至城区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抗战期间,学校受时局影响,曾一度停办。后来,在荣氏家族的共同努力下,又开办了养正和溪北小学,后合并而为群益小学,1948年恢复公益小学校名,地址基本还是在老地方。但从1949年学校的平面布局图来看,此时的学校与十五年前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依然分作两部分,本部校区有教室、风雨大操场、大礼堂、音乐室、劳作室、休息室、图书馆、校长室、厕所、河沿走廊、宿舍、贮藏室、厨房、操场、草地、农场、池塘等,其中宿舍与教室,大礼堂与风雨大操场等为两层。西部校区有教室、办公室、礼堂、操场、农场、球场、沙坑、庭园等。

从两个时期留下的四幅不同的图纸来看,它们已不是建造或扩建前的规划图,而是历经扩建后形成的实测地形图。应该说,公益第一小学的建设,还是有所比照与参考的,我们所知的是,1915年,在校内建的风雨操场,就是参照当时地方教育家胡雨人赴日考察携回的图纸仿造的,很有特色,留存至今,令人赞叹!

公益第一小学的面积、教室有多大?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按图推测外,现在我们已不是很清楚。但从学校制定的《参观规程》中可看到这样限制性的规定:“一时间之参观,非因特别事情经校长允许,至多以两学习室为限”;“每学习室,同一时间参观以十人为限”;在《参观人膳宿规程》中,我们又可看到这样的规定:“参观人寄宿,以六人为限”,这表明,学校场地、教室面积、宿舍数量都是很有限的。但即使这样,在当时,公益第一小学的规模在开原乡以至无锡,已经是很可观的了。1926年4月,公益小学举行建校二十周年纪念会,到校参加活动的有学校师生加上城乡各处教育界人士、竞化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虽然“拥挤非常,加以小孩啼哭声,妇女谈话声,此应彼和,互相起伏,几致秩序为乱”,但小小的学校却挤进了“几近千人”,可谓壮观。1920年春日,无锡县视学张鉴作为地方管理教育的重要官员,在参观学校后评曰:“教室新建合用。”可见,这样建筑的学校在当时、当地已是很不错了。

尽管学校建筑普遍较为简陋,但民国年间滨湖乡间这样建筑的学校还是勇敢地承担,并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教育的过渡,依然在那个时代帮助几代人完成了最初的求学。受益于那一时代的学子,在日后的回忆中还是流露出依恋的情感。还是钱穆,还是那果育小学:“校中诸师皆住镇上,独顾师由县城中来,乃宿校中。每日下午四时课毕,诸师皆散,顾师一人在后轩,一长方桌,酒一瓶,花生、熏鱼等数小碟,手书一卷,随酌随阅。诸同学喜自乐在斋进后轩,围师座,有所请益。师不拒。”我相信,如能找到当年公益第一小学或滨湖其他小学的某位教师或某位同学的回忆,肯定一样温馨。

斯是陋室,但却是师生读书、生活融为一体的和谐环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吴 越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