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历史现场
2010年11月27日 06:35 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生活的历史现场

□ 刘洪波

周四有一场保护武汉老建筑的对话——歌德(江城)论坛,本埠多家媒体有详略不同的报道。对话的主题不可谓新发现,但问题显然也是大问题,而且,正因为问题老,表明它是在发展而不是得到了解决,话题的紧迫性也由此可见。

人在世上走,不过几十年,来了,去了,短暂得很。人生因短暂而具有悲剧性,又因为短暂而需要温情。所谓“同船过渡,五百年难修”,讲的是缘分需要珍惜,相遇就是永远,错过不可再得,因为你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如果人是永生的,那么一切都是现在和未来,“过去”这个概念会很不重要,以至于消失,你有数不尽的现在,无限量的未来,过去的还能够算什么呢?而且,你所遇到的人,永远会跟你在一起,永不失去,永无终结,这样,现在也不足珍惜。

这些与保护老建筑似乎无关,但我想,它实在构成了生命的基本处境,是人们产生历史感、意义感、温情感、悲悯感的源泉。作为一个生物种类,人类看起来是有始无终,将要永远存在下去,但作为个体,人只是在永恒链条上充当几十年的环节,而人又是具有大脑的,于是要设想这链条的来历和去向。人生短促,使人自然而然地思考永远;人生悲苦,尤其令人需要温情。

这样,历史就在人生和人性的层面获得了存在的依据。读史使人得到真相,使人得到镜鉴,使人明智,不能说错,但不免功利了。历史需要人把自己放进相应场景去感受,哪怕在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体味出一个时代人的生存的悲苦或欣悦。需要总结的不只是治乱规律,从而得到治世的借鉴;更重要的是,看到人的境况,从而体味生命的际遇。

绕了这么远,还是回到建筑上来。

建筑作为一种实物,是人类自设的寄居处所、人们自造的活动空间,以一定的形制耸立,并传交给后人。它是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建造者对生活的设计,也是相应时期人们的精神、趣味的呈现。建筑内部的空间,以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布置,功能性的设定后面隐藏着家庭、机构以及社会关系的密码。老建筑可能携带一定时期科技、经济、社会关系、精神趣味、时代风尚等多重信息。建筑可以视为最大形制的文物,没有文物比建筑需要占据更大的空间。

老建筑的命运,一方面来自于它天然处在日晒雨淋之中,受火险雷电威胁,材料的寿命与保管的困难都是考验,另一方面则在于它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而空间是一种资源,在城市,在乡村,都是如此,太多的建筑是在同一空间位置上新旧更替,而不能像其他文物那样装箱存留。

如果没有建筑的新旧更替,地球表面恐怕会被建筑盖满。然而,如果一切建筑都将在新建筑面前倒下,那么你又何以触摸到城市历史的体温?老建筑的意义,根本上说,不在于它所代表的建造水平,而在于它可以作为联结不同时代的人类生活的通道。那里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气息,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身影,温暖,润泽,故事与想象使人通过这种空间形式进入时间的河流。

我比较遗憾的是今天人们议论武汉老建筑的保护,大多注意着“万国建筑风情图”,哪怕谈论城市历史和文脉,关注的也是开埠历程和五国租界。身边的历史西洋景是否存留,才是我们的焦虑。这比起对历史无动于衷来,固然是要好得多,然而,城市的历史难道只在“五国租界”和“近代洋房”上吗?

这座城市已没有古老的江夏民居,没有了文庙,没有了青石板,没有了一条可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街道。如果连“近代万国建筑风情”也将拔除,就只剩一个“崭新的城市”。但难道有了“近代万国建筑风情”,就足够称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建筑的保护是很不够的,但即使在总体的不够中,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仍然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

一些年后,我们或可指着“万国建筑风情”说,这就是武汉的历史,使得外国朋友“宾至如归”,并使我们与之相谈甚欢。我们喜欢这样的“以偏概全”,但民众生活的历史现场和回味线索则荡然无存。

本报评论员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