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收藏爱好者李先生收集有数十本民国以来的语文课本,昨日,记者在他家中看到了这些已经历数十年沧桑的书籍。这些老课本,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教育近百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变革。
90年前课文浅显重在扫盲
李先生的藏品中,“年纪最大的”是《国语读本》第五册,民国十年(1921年)中华书局印行。全书共有44课,课文包括《莲》、《望远镜》、《漆》、《北京》、《南京》、《孔子》、《舜》、《田家四季歌》、《笔据》、《交易》等,从文体看有诗歌、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等,适合小学生阅读理解。
世界书局印行的《平民千字课本》,则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由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创办,最初大力推动扫盲。晏阳初由中国古代的启蒙读本《千字文》创化出大众识字课本“千字课”,成为当时扫盲运动的经典课本,并由此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千字课”,成为大众读物的一个标志和符号。
新中国成立后新时代气息鲜明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出版的国语初级小学课本第七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课文包括《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我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护厂模范赵桂兰》、《女拖拉机手梁军》等。从目录中即可看出时代已经焕然一新,与之相对应的语文课文也发生了巨变。上述课本文字均为竖排、左翻,再往后的课本则改为我们现在常见的横排、右翻了。
1960年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录入了毛泽东的诗歌《长征》,还有《新民歌六首》,此外,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等生平事迹的介绍,有方志敏、杨尚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章,时代气息鲜明。
1975年出版的湖南省中学语文第二册,有3篇毛泽东诗文,一篇列宁文章,一组大寨民歌,还有方志敏的《清贫》,矿工、贫农回忆文章等课文。1978年出版的湖南省高中语文第三册,内容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久违的西方文学作品和不少文言文,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李白、岑参、司马迁、陈寿等人的诗文,还有现代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泰山极顶》等。
收藏者说:语文篇目与时代紧密相关
李先生告诉记者,中小学课本其实不是自己的主要收藏方向,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他开始收藏自己喜欢的一些课本,“当时的收藏市场上,偶尔能看到一些零散的民国以来各个时期的课本,价格也不贵。”就这样,李先生现在已有几十本藏书了。“语文课本与其他教材不一样,所选篇目与时代紧密相关,从中可以一窥社会历史的变迁。”李先生说,今后将争取收集到更多不同年代的语文课本,以能够更加详细准确地掌握语文教材的变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