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凤凰网文化专访王小峰:中国人不尊重音乐

2011年08月18日 15:25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马靖雯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王小峰,网名“带三个表”,人称“三表哥”。有人说看他的博客“解馋”,几年间写了6000多篇,但他说“有些话放在自己心里头更舒服”;有人说读他的乐评“过瘾”,但他说他已经厌倦“乐评人”的称呼:“当你要完成写字这个任务,你会发现音乐给你带来很多痛苦,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你去评论音乐,那是件挺可耻的事。”

乐评人王小峰:这是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

凤凰网文化:你觉不觉的在中国,你写的乐评有时比别人创作音乐更“给力”?因为乐迷们都被惯坏了,习惯了先看别人的评价再亲自去听。这时候评论来的尤为重要。有没有想过你的乐评也可能把一部分乐迷惯坏了?

王小峰:其实我对音乐的关注实际上已经非常少了,我原来可能是还觉得自己是一个评论音乐的人,他们叫“乐评人”。后来我就变得更纯粹地、不带任何的目的性地去听音乐。

当你要完成写字这个任务,你会发现音乐给你带来很多痛苦。我记得《三联生活周刊》主编还问我到底还写不写乐评了,我说不写了,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你去评论音乐,那不是件挺可耻的事嘛。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没有音乐的时代?

王小峰:我觉得如果说“有音乐”,这应该是有一个标准的。整个华语地区,第一有多少家唱片公司,第二有多少个歌手,第三个有多少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第四这个行业它每年创造的这种商业价值是多少,第五就是有多少个从事这个媒体工作的人,第六就是有多少家音乐媒体,这是应该都是硬性的指标。

我现在和一个90后孩子在一起讨论音乐,可能讨论罗大佑,或者是鲍勃·迪伦,但他可能听的不多,他只能去回过头来去“找音乐”,去找不属于他们这一代的音乐。当他们在往回找的过程中,我相信他们都会觉得,为什么他们现在听到的没有那么好没那么丰富了。

而我觉得流行音乐这个行业恰恰应该是在竞争中不断去淘汰的这么一个行业。但是现在还没有淘汰,四五十岁的歌手,甚至五六十岁的歌手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因为没有更年轻更出色的歌手,能去用他们自己的光芒,把他们给掩盖下去。新一代缺乏真正的新的冲击。也许罗大佑他们这一批人,给人感觉就是“后无来者”了。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王小峰 凤凰网文化 音乐的时代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