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人物 > 史铁生逝世 > 正文
史铁生已于病逝当日按遗嘱将器官赠出
2011年01月01日 11:40 奥一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史铁生。CFP供图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 史铁生在作品《我与地坛》里如是说

南都讯“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著名作家史铁生曾在作品《我与地坛》里如是说。昨日凌晨3时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当日北京作协发布讣告,称根据史铁生的生前遗愿,将不举行追悼会,器官捐献。周国平、陈希我等众多知名作家发表博客文章悼念史铁生,称他为“真正的作家”。

捐献眼角膜、大脑、肝脏等器官

史铁生生前好友———作家何东昨日在新浪博客上称,史铁生2010年12月30日下午4点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之后经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连续抢救无效,于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过世。

“史铁生生前多次在自己的小说、散文、诗歌、哲思、书信中反复表达,只要自己身上还有一件对别人有用的器官,那么当他最后离开现实世界时,就一定无保留、无条件捐赠他人。”何东说,根据其生前遗愿,史铁生刚去世就被推入手术室,捐献了眼角膜、大脑、肝脏等器官。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的肝脏已经捐给了天津一名需要肝移植的病人。

昨日北京作协发表讣告,称史铁生为“作家中的楷模”,“他的去世,是我们的重大损失”。何东说,根据史铁生生前多次重申的意愿,将不举行声势浩大的遗体告别。史铁生曾亲口向亲友说过:“我愿意这样走,就像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曾自嘲“职业生病,业余写作”

史铁生一生与疾病相伴,大半生在轮椅和透析中度过,曾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在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30岁那年他患上了严重的肾病,从1998年开始做透析。这样一位深受病痛折磨的人,却在病榻上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1983年,史铁生创作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1年创作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更是感动和鼓励了无数读者,其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作家韩少功曾说:“《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1991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

此外,史铁生创作的《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病隙碎笔》与《我的丁一之旅》等作品均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评论家李敬泽称,“他的写作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可能达到的高度。”

因为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史铁生每周必须做3次肾透析。从1998年至今,经过1000多次针刺的史铁生,动脉和静脉点已经成了蚯蚓状。

以致有人宣称:“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

“冒着生命危险”到广州领奖

2002年,史铁生因《病隙碎笔》获得南方都市报设立的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3年4月,该奖颁奖,当时正值非典期,人人都害怕南下,评委们跟史铁生商量请太太代领即可,不必到场,但他坚决要到现场致谢,虽然这一远行对他来说异常困难。

“我把这份奖赏更多地看作是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一个写作者这都很需要。这样的鼓励和支持,从我双腿瘫痪后就一直伴随着我。”这是史铁生在广州宣读的答谢词。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副主任、《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清楚记得史铁生当年来广州领奖的情形:当史铁生上台领奖时,许多双手不约而同地抬起他的轮椅,当他在台上艰难地迸出答谢词时,全场掌声雷动,场面感人至极。

“我们知道当时铁生每周做几次透析,身体虚弱,我们几个评委都觉得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到广州领奖’。”陈朝华说。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秘书长、评论家谢有顺,对史铁生印象深刻,在他眼里,史铁生是“戴着几层口罩,行动不便,身体受苦,却尽量不麻烦到别人”的人,“甚至在广州期间,史铁生还专门去医院做了次透析,其实是很痛苦的,可他仍然保持笑容面对每个来访的人。”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因此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成名作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2002年,因《病隙碎笔》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数读者。史铁生在电影创作上成绩丰硕,所创作的电影剧本《多梦时节》《死神与少女》等充满诗意,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在国内外获奖。

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突发脑溢血逝世。

各界悼念

史铁生的逝世,使中国文坛痛失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也许时间过去越久,越能够体现出史铁生作为一个作家的魅力和他的文学的价值。史铁生的创作贯穿着整个30多年新时期文学。一直到今天,他的写作仍然坚持着精神的高度和心灵的高贵,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不妥协姿态。多少年来,史铁生以超常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病痛,但他高尚的品格和作为一个真正作家对人生、对世界明澈而坦然的态度,对世界进行着不疲倦的探究和书写,将会成为中国文坛的重要遗产。他活得是那样有尊严,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作家张海迪和我通话时,伤心得有些失控。张海迪后来说,我们也不要太伤心,他最终还是解脱了痛苦。大家知道,史铁生生前每周要做两次透析。他和文学是在互相拯救。我们感到,史铁生没有走得太远,他去了清平湾。我相信史铁生走得是非常安详的。他是把文学当成自己内心非常高贵的信仰。唯其如此,他就更格外地让人感到肃然起敬。史铁生的离世,让我们更加感觉到在当今文坛应当呼唤史铁生的这种文学精神和对文学本身的敬畏,在史铁生身上彰显出一个当代优秀作家榜样的力量。

———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中国网)

早晨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心情很沉郁。铁生大概是我们中国现在少有的,真正思考了生,也思考了死的人。我想他离去的时候一定也是非常平静。某种程度上讲史铁生为我们所有人都确立了一个范本,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可以如何面对生的艰难和死的威胁,而依然如此尊严地生活。这30年世界越来越喧嚣、浮躁,史铁生以他的存在,以他的作品,向我们证明,什么是真正宁静、尊严、有安居感的生存。

———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文学评论家李敬泽

铁生走了?这个最坚强、最善良的人,这个永远笑对苦难的人,这个轮椅上的哲人,就这样突然走了?不可能,绝不可能!我祈祷,我拒绝,我失声恸哭。在这一瞬间,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世界荒凉了,我失去了人世间最好的兄弟。

——— 周国平(作家)(博客)

2003年授予史铁生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是因为他的随笔集《病隙碎笔》,那种厚重、深刻、警觉,以及他对人生的通透观察,让我们评委深为折服。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也是一个思想家,更是一个有大质量心灵的人。他虽然身体残缺,精神却健全圆满,而且没有一丝阴郁和怨气,反而积极明亮。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最为关注灵魂的磨难并到达了一种深渊境遇的作家,也是当代作品最整齐的作家。他的每篇作品都饱含他的生命体验,几乎没有应景的文字。他的写作,有力地捍卫了写作和生命的尊严。在今天这个庸常的、娱乐化的时代,他真正堪称伟大的作家。

———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谢有顺

采写:南都记者 田志凌 陈晓勤(除署名外)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田志凌 陈晓勤 编辑:陈书娣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