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史铁生和2010一起离去
2011年01月01日 09:42 成都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有一位伟大的中国作家,史铁生,从我们这里走了!他,用自己充满磨难的一生,见证了生前的两条诺言:能呼吸时就要有尊严地活着,而当他临走时,又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生命(捐献器官)像接力那样传递给了别人!”北京宣武医院脑外科凌锋教授,如此郑重地对所有医生护士们说道。昨日凌晨3时46分,著名作家史铁生,因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享年60岁。

“职业是生病”

逝后部分器官将捐赠患者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那个用残疾的身体、坚韧的意志“照亮人类的心灵”的史铁生,在2010年最后一天,迎来了一生“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从21岁就开始瘫痪,后来又患了尿毒症。他曾自我调侃,“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长期的病痛带给他太多苦难。史铁生曾说,他喜欢霍金——另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他用作品照亮了宇宙。而史铁生,他照亮的是人类的心灵。

据北京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透露,前日下午6点多,史铁生从医院做完透析回家后,感到头疼、恶心,并呕吐,后一直昏迷,被急救车送往医院。他再也没有醒过来。根据史铁生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业余在写作”

一生执着叩问“生与死”

许多读者是从小学语文课本接触到史铁生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入选了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入选高一语文课本,更是感动了万千读者。至今仍记得课文《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却又饱含伟大母爱的作品,催人泪下。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双腿,当时的史铁生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却不知道“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母亲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笑,让史铁生懂得了“活着”。

由于长期的病患,史铁生有了对生与死更多的思考。因为时刻面对死亡,一生超过一半的时间都在经历苦难,“死亡和苦难”一直是史铁生写作的母题,这也让他成为中国文坛最为独特的一位作家。有人评价,“他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四川作家缅怀

“天堂里,他能站能走能跑”

昨日不少四川作家表达了对史铁生的哀思和怀念。麦家与史铁生相识却不熟,他告诉成都晚报记者:“那个在地坛里玩耍的孩子走了。铁生大哥,你早走了一天,否则新年里就有你的身影,你就是年满花甲了。一路走好!”

成都作家洁尘也表示,史铁生是自己非常敬重的作家,“苦难和悲悯心铸就了他的伟大。想来在天堂里,他能站能走能跑,再也不用去医院了。安息!”近日,郭敬明旗下作家笛安主编的新纯文学杂志《文艺风赏》,收录了史铁生生前名作《我之舞》。郭敬明团队表示,“原本大家还想带着样刊去拜访老师,然而,这一切都变成了永远的遗憾。”

名人寄哀思

余华:1996年我们在瑞典,有老朋友来看他,带来一碗红烧肉。他舍不得吃,等大家到齐了,每人分一小块(当时西餐吃腻了)。这就是铁生,得到一点点就会感恩,拥有一点点就要和朋友分享。

周国平:这个轮椅上的哲人,就这样突然走了?不可能,绝不可能! 我祈祷,我拒绝,我失声恸哭。在这一瞬间,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世界荒凉了,我失去了人世间最好的兄弟。

毕淑敏:惊闻铁生走了,万分哀痛!又一想,铁生和妈妈感情极深,妈妈比我们更爱他,铁生就到天上和妈妈相聚了,只在人间留下他仁爱精美的文字,供我们永远思念!

史铁生语录·论死亡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病隙碎笔》

●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命若琴弦》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记忆与印象》

史铁生生平

1951年生于北京,小说《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其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影响最大,鼓励了无数读者。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刘奕)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