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不倦的求索者
对文学原点的真正回归
88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打电话向她祝贺。她告诉我,由于患骨质疏松症她不能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授奖辞着眼于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认为“方兴未艾的女权主义运动将它视为开路先锋,而它属于为数不多的诠释20世纪男女关系观念的杰作之一”,并且称赞“那位表述女性经验的史诗作家,以其质疑目光、似火热情与想像能力,来审视一个四分五裂的文明”。同时,授奖辞也注意到,近年来莱辛创作的焦点有所转移:“强迫人类退化到一种更为原始生活状态的全球性灾难图景,引起了多丽丝·莱辛的特别关注。这个题材在她近年来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然而,莱辛本人似乎对这篇授奖辞并不十分认同。10月11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新闻主编亚当·史密斯打电话采访莱辛,询问她对于授奖辞有何感想。莱辛回答道:“您瞧,我真不明白当他们写评语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面对着令人吃惊的一大堆五花八门作品。要确切地加以概括,是相当困难的。您想是吗?”
面对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媒体上发表的各种评价贬褒不一。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对美联社记者说:“莱辛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第四流科幻小说”。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认为,莱辛“绝对配获得此奖”。英国作家A·S·拜厄特对《卫报》记者表示,莱辛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她预见的很多问题,后来的确成为现实。《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此次莱辛获奖“是对文学原点的一次真正回归”。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生于波斯(现称伊朗)卡曼沙。其父阿尔弗雷德·库克·泰勒,原任银行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了英国军官,负伤截去一腿。多丽丝是其长女。她五岁时,全家迁居非洲南罗德西亚(现称津巴布韦)。战争毁了泰勒的前途与信念,他的农场严重亏损,全家陷入厄运。由于患眼疾,多丽丝13岁辍学,回家自修。她16岁到电话公司当接线员,此后又当过保姆和打字员。困苦生活,使她获得了自我意识和观察能力,她阅读了大量19世纪欧洲文学名著,这使她不仅敏于观察,而且获得了一种清晰的批判眼光。自学了打字和速记后,她成为罗德西亚议会秘书,1947年又当上了南非《卫报》记者。这些工作拓宽了她的视野,并且加深了她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了解。1939年,多丽丝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四年后离婚。多丽丝同情被压迫者,痛恨社会的不公正,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共产党,积极投身左翼运动。1945年,她与犹太裔德国共产主义者戈特弗里德·莱辛结婚。两年后,婚姻再次破裂。由于批评南非政权,1956至1995年间因被禁止进入南非,她回到了英国。
莱辛著作等身,发表各类作品50多部,其中小说就有27本,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她不断探索、思考、批判、追求、创新。她的众多作品,是她在寻求公平正义的漫长征途中留下的一连串足迹。她视野开阔、思想丰富、风格多变,绝非“女权主义”所能概括。莱辛的获奖记录,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包括毛姆短篇小说奖(1954)、法国普立克斯·麦迪西奖(1976)、奥地利国家文学奖(1981)、汉堡文学与莎士比亚奖(1982)、W.H.史密斯文学奖(1986)、派拉莫奖(1987)、意大利蒙塔罗奖(1987)、P.G.C.奖(1989)、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图书纪念奖(1995)、洛杉矶时报图书奖(1995)、卡塔伦尼亚奖(1999)、戴维·柯亨英国文学奖(2001)、英国皇家文学会荣誉奖(2001)、西班牙阿斯图利亚斯王子文学奖(2001)、S.T.杜邦金笔奖(2002)。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用莱辛自己的话来说,好比给一手同花顺添了一张王牌A,构成了无与伦比的文坛“大满贯”!她所获得的这众多奖项,无疑都是对她孜孜不倦思考求索的认可与褒奖。
相关专题: 多丽丝·莱辛逝世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