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朦胧诗诞生于变态的文革时代

网友评论()

 导语:诗人顾城逝世20周年之际,由凤凰网文化频道出品的纪录片《流亡的故城》正式上线。《流亡的故城》历经凤凰网文化频道近半年的筹划、考证、拍摄、制作,是目前国内首部有关顾城的纪录片。顾城生前多位好友,包括诗人杨炼、芒克、西川,朋友文昕,诗歌理论家谢冕、唐晓渡,小说家友友,摄影家肖全,策展人宋新郁,《顾城海外遗集》主编荣挺进等接受对话,20年后再忆顾城。

其中谢冕表示:在很单调,在诗歌一律化的时代里面,他们有独特,充满个性的一个声音。顾城的人生经历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牵扯到个人感情,他自己的追求,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应该说是有局限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谈论顾城应该把他的人和他的诗分开来谈。今天,顾城人没有了,但是他的诗还在。(文:吕美静)

以下为对话实录:

   

诗歌理论家谢冕

朦胧诗出现之前中国诗歌是与世隔绝的世界

凤凰网文化:朦胧诗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谢冕:在朦胧诗出现以前,我们中国的诗歌是一个封闭的诗歌,与世隔绝的一个世界,与世隔绝的一个诗歌,诗歌越来越单调,越来越贫乏。由于朦胧诗这一代人的出现,开始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这就是他们出现的一个意义。

凤凰网文化:具体到顾城个人,他的诗作特点在哪?

谢冕:顾城,他开始写诗时年纪很小,应该说他具有诗歌的天才,而且他的语言非常独特,意向非常独特,所以当他们朦胧诗出现的时候,顾城又在其中,他非常古怪。但是正因为古怪给我们诗歌带来新的东西,给我们很多新的启发,也是开始诗歌的新写作的一个历程。

凤凰网文化:为什么言之“古怪”?

谢冕:这个“古怪”应该带有引号的。实际上是在很单调,在诗歌一律化的时代里面,他们有独特,充满个性的一个声音,使大家感觉非常不适应。因为当时整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声音,说的是一个问题。但是由于这一批诗人的出现,各具个性。用自己独特的意向,独特诗歌的形式,使得大家感觉非常不适应,所以非常古怪,其实是不古怪的,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但是我们把这个不正常看做正常,把正常看作不正常,这就是那个变态的时代。

顾城人没有了但是他的诗还在

凤凰网文化:顾城已经去世20周年,他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还有着怎样的意义?

谢冕:顾城的人生经历是一个悲剧。因为他牵扯到个人感情,他自己的追求,他自己的人生态度,应该说是有局限的。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谈论顾城应该把他的人和他的诗分开来谈,人和作品很多时候是一致的,但是很多时候也是不一致的。作为人他是有缺陷,特别是个人情感世界方面,他缺陷很大,一直到他最后悲剧性的结果,很多地方我们不认同。这个放在一边,只谈作品的话,他的诗给我们提供了新的东西,他的诗歌做了很多的贡献。今天,顾城人没有了,但是他的诗还在。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