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旧诗歌再现盐丁奴役生活

2013年01月30日 11:24
来源:渤海早报 作者:刘长海

本报讯(记者刘长海)记者日前在汉沽档案馆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一首创作于明嘉靖年间的诗歌《悯盐丁》。“这首诗歌以顺口溜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汉沽古时的盐业工人受奴役、压迫和剥削的悲惨生活。”昨天,天津口述史研究会会员、汉沽民俗文化学者李瑞林向记者介绍说。

记者注意到,这首《悯盐丁》的作者名叫郭五常。诗中写到:煎盐苦,煎盐苦,濒海风霾恒弗雨,赤卤茫茫草尽枯,灶底无柴空积卤。借贷无从生计疏,十家村落逃亡五。晒盐苦,晒盐苦,水涨潮翻滩没股,雪花点散不成珠,池面平铺尽泥土。商执支牒吏敲门,私负公输竟何补。儿女呜咽夜不饮,翁妪憔悴衣褴褛。古来水旱伤三农,谁知盐丁同此楚……

“郭五常在明嘉靖年间曾任长芦都转运使,他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这首诗歌。”李瑞林向记者介绍说,“盐丁”是指旧时盐灶户招雇来的煎盐者,也被称为“灶丁”,更有甚者,谑称为“盐驴子”。汉沽是我国最早产盐地区之一,自开滩晒盐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共辟有盐滩271副,分属于大小123家灶户所有。受雇于灶户的盐丁,多是失去自由的罪犯和失去土地的贫苦农民。生产旺季时雇工达到2000多人。他们挖堑引海水、防涝掘泄沟、扒盐起堆、开掘驳盐沟运盐,昼夜劳作,而且被严格看管,其报酬是以少量的粮食支付,生活极苦。

李瑞林介绍说,1948年,汉沽人民政府接管了盐场,从此盐丁们当家做了主人。在几代盐工的不懈努力下,汉沽盐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盐业生产基地。

作者:刘长海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诗歌 滩晒 盐灶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