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在山水田园间“寻访”南宋诗人杨万里(图)

古语云:“地灵人杰”,又云“人杰地灵”。自然山水的灵秀雄奇和人物人文的贤善杰出,实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为此,《寻访大师》一书的作者借鉴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方法,去思想家生活、求学、家居、从业的地方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从而立体地反映这些大师的思想,使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本文选摘了作者寻访诗人杨万里生活轨迹的篇章。

做官:“有折角之刚”

我们眼前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村,前有一条小溪绕村而过,进村有木桥,旁边还有一座新修的长廊形的水泥桥,上书三个大字“砥柱桥”。我们坐在上面小憩一会,抹去一头汗水,瞧瞧眼前小溪水草丰盛,鹅鸭成群。远处田园如棋盘,微风拂面而过,顿觉心旷神怡。

老表(江西人对同省老乡的称呼)告诉我们,这原是一座古桥,前面一块菜地就是杨万里(号诚斋)曾经教过书的书院遗址所在,诚斋先生讲学之余,常踱到桥上休息,观风景,吟诗词。不经意间,我们还未进村,便超越时空与古圣贤同行了,心中不由地升起一股神圣感。

走过村头一汪清水的小水塘,前面便是青瓦青砖盖出的连片的四方型房屋,随意跨进一处,宽敞厅堂里的凉爽之气扑面而来,房中上方有一透天取光用的天井,靠房最里面的墙壁多置一高高的长条型桌子,摆着去世先人的牌位或画像,也有香炉祭品。紧靠着便是一张八仙桌,这是一家人吃饭待客商议事情的地方,两旁的厢房便是卧室了。杨万里故乡塘村全是杨姓,老表们依然纯朴,除了近些年众多出外打工者外,村民们仍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家生活。

江南山水田园的乡村生活是悠闲惬意的,养育的百姓多性情温和,善良纯朴,可溯八百余年,从这里却走出了一位“有折角之刚”的官吏杨万里。

杨万里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先授赣州司户,后历任永州零陵丞、隆兴府奉新县宰、国子博士、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知常州、广东提刑狱、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秘书监、宝谟阁直学士,入仕凡三十八年,虽官品不高,却多有政声,可以说是一大有作为者。他曾上《千虑策》、《转对札子》等等,以锐利的笔锋大胆放言,除旧布新,震惊朝野;他不满朝廷偏居一隅、无所作为的政策,力主抗金,恢复北方半壁河山;他以满腔忠诚,直指权奸,无所顾忌。所以,宋光宗叹其“也有性气”;宰相周必大称其“有折角之刚”,大学者朱熹也说“杨诚斋廉介清洁,直是少。”他“立朝谔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无所顾忌”,从“不曾屈膝不皱眉”。

至宋绍熙三年(1192年),时任江东转运副使的杨万里上书坚决反对朝廷准备行使铁钱会子,得罪了当朝宰相,改知赣州,杨万里自请离职,乞做祠禄官。是年秋,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官。这是宋代优待官吏的一种制度,官员们只要做了祠官,就意味着可以拿俸禄回家享清福了。于是,杨万里在经过三十八年险恶的仕宦之途后,终于重回吉水溏老家安居,后虽然朝廷屡有征召,杨万里一直坚拒未出,终老于斯,历15年之久。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杨万里 寻访 南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