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与流浪诗人周云蓬一路同行

2012年05月04日 10:29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泊车的时候,几乎迷失在复杂庞大的虹桥火车站停车库,更不用说,周云蓬如何能找到预先确定的接送点——还好有人陪着他。火车准时到,他是第一个走进21号闸口的,然后手中的票怎么都刷不开面前的闸口,透过层层玻璃看到他还是会有一些焦虑。背着竹编斗笠、穿着陈旧而不知道哪个民族的服装,旁边每个人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当然他们是不认识他的。但对于我们,他是个大人物,那一层墨镜,让我们不自觉会和他保持一定距离,以示尊重。

他身材健硕,长发披肩,此时,他有点沉默寡言,也许还在适应这个陌生的高旷大厅。这个流浪了十多年的歌者、诗人,现在终于在江南小城绍兴安顿了下来。

前不久发布了新专辑《牛羊下山》,刚刚又出版了第一本诗文集《春天责备》,入秋以来,周云蓬就异常忙碌。前晚,他在复旦大学做了关于“诗与歌”的演讲,而昨晚,他又来到MAO LIVEHOUSE进行了演出。在此期间,本报记者成为了他在上海的地陪。

1

在前往市区的路上,车内后视镜里的周云蓬似乎严肃地“盯着”我。

“大家都不知道你现在住在绍兴呢,以为你还是住在北京。”“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了,环境也不好。绍兴是个小城市,整个城市都可以用脚走,生活成本也低。我们现在就住在河边。”他之前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我们当初要租房子,老太太是个基督徒,看着我们说,‘你们的心还算纯净,房子我不租给心里肮脏的人。’结果我们都没好意思砍价,免得不‘纯净’了。”“说不定也真的不搬了。反正中国各个城市都一样。”

于是,周云蓬就开始讲绍兴的生活故事,“我们住的那个地方,一大清早,这边一群人在家唱赞美诗,那里做法事,旁边几个老人家弹着钢琴唱红色歌曲。有几次我就在自家门口自弹自唱,我没接扩音器,所以没他们声势大。”这也许就是老周喜欢的生活气息。“当初还以为我这个唱歌的会影响大家,结果我成了弱势群体。”

事实上,车内气氛并不热烈,老周可能是累了,也可能他只是在用耳朵去辨别这个世界。

“最近应该挺忙吧?”我打破了沉默。

“好几天,老周都会说,‘我得上楼做作业了。’”他助手说。作业是指各地媒体发过来的采访提纲。老周用特制的电脑软件联系网络世界。“有些采访问题几十个,那我一天都耗掉了。”老周自己打字,“我还是喜欢通过邮件采访,面对面说话,总是思考得不太完整。”

前不久发布了最新专辑《牛羊下山》,刚刚又出版了第一本诗文集《春天责备》,入秋以来,周云蓬就异常忙碌,上海的演出是这次巡演的第二站,后面差不多要排到年底了。“这不正像农民农忙?到了春节前后就可以歇息一段日子了。”在绍兴家还自己腌萝卜、做梅子酒的周云蓬,跟上了农民的生活节奏。

从“游牧民”到定居的“农民”,这十多年,周云蓬沿着京广线、京沪线,在大半个中国留下了游吟的足迹。他说,他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每年做一张唱片,每次有些突破,没有太大雄心。

2

除非你是在向他提问,否则他不会加入谈话中。这时,他就听书。旁若无人。

我们下了高架,到了约定采访的咖啡馆,老周只要了一个汉堡,他想着吃起来方便,然后早点投入采访工作。

作为盲人,最不方便的是什么?“上厕所。一来你不知道在哪,二来你没办法分辨哪个是男厕所。”笑声弥漫了整个房间,虽然这不是玩笑。

在等记者来的时候,他时常会掏出一个“手机”模样的东西,放在耳朵边听。这是你的特制手机?“不,是听书机。”盲文书和音频书毕竟不太多,幸好有这个机器,只要把书的TXT文档导入进去,就能听到机械式的读音。

除非你是在向他提问,否则他不会加入谈话中。这时,他就听书。旁若无人。这次他听的是历史书,一遍遍听到“张居正”的名字。“他要是知道我偷偷看书,不念给他听,就会有点儿生气。这样我也读得很慢。”老周的助手说。

我听上去,这个盒子里读出来的书,节奏都很慢,断句跟正常的也不太一样,你在脑子里还要再组织一遍的吧?

“是这样的,要重新组织语句。长此以往影响思维方式。”

长此以往,是否会影响你对文字和语言的理解?毕竟你接收到的语言形式跟我们不一样。

“肯定不一样。”

《春天责备》里的散文,短句子非常多,这是否也跟你的阅读方式有关?

“有关。我‘读’的书其实是听,所以更在意句子的听觉效果。这个听书机效果和一般阅读不一样。另外,我本来就喜欢短句子,把整个文章的节奏放缓下来。还跟我打字有关,打长句子,错误率高。”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周云蓬 诗人 唱片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