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导演王兵:艺术本身只为个体经验而存在

2012年08月14日 15:13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吕美静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历次国家“运动”造就的生活机制令人与人无法信任

凤凰网文化:你会看《舌尖的中国》这种电视纪录片吗?

王兵:我觉得这个电影很奇怪。当然它讲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美食传奇,在当代中国那就是一个传奇,和现实本身,和普通人所吃的食物毫不相符。我觉得那就是一种,按照1958年的说法,那就是一种“精神会餐”,就是人在饥饿的时候讲好吃的故事,可是他们身边没有只是过过嘴瘾。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于虚荣,太过于虚假,永远不愿意说真话,永远不相信另外一个人。

凤凰网文化:你觉得这是因为冷漠吗?

王兵:我认为这是一种我们生活的机制造成的,人无法相信他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有这些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国际共产运动到中国以后,这些运动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每个人都心有余悸。

凤凰网文化:你说“纪录片需要线索,而故事片只需要人物”,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王兵:当然纪录片也需要人物,故事片因为是靠人来讲故事,但是影像辅助性的东西很难达到一种真实性,但纪录片是随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间而延伸的,它的背景是真实的,所以除了人物之外还有很宽的表现的幅度,故事片里边这个幅度就很小,不管美术等等是多么用力去做,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故事片很少是用人物之外的东西来支撑。

但是也有很多导演把故事片的时代背景做得比较好,说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拍《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从诺曼底登陆的那么前20分钟可以说真的是在电影当中创造电影,他让电影和真实不断地在靠近,当然他的故事有好莱坞的传统人物的归宿和构架,那是另外一码事,但从电影本身上来说他做的挺好的。

《夹边沟》是中国30年严酷“监狱”制度下的产物

凤凰网文化:有些国外媒体评论《夹边沟》“用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历史”和“这其实还是纪录片”,你介意这样的说法吗?

王兵:我从来不介意别人说什么,电影本身就是给别人看的,别人提出任何意见你可以接受或不接受。《夹边沟》这个片子是在一个很局限的状态下完成的,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在这个时代中还有这一点自由,我能够让这段历史呈现,我虽然不可能把它拍成波澜壮阔的故事,但是我可以把点点滴滴的真实呈现于荧幕,这个是时代给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充分的享受这种自由。

凤凰网文化:你说“《夹边沟》从某种程度上阐述中国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中一个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你能概括一下具体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吗?你觉得那个时候对比当代社会,这种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王兵:实际上就是我们从1949年解放之后一直处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一直到1978年结束,《夹边沟》就是这30年当中运动的一个产物,一个很典型的事件。

当代社会是另外一种关系,可能是一种经济关系。我觉得人的一个天性就是奴役别人,比如说可以用制度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经济的方式,那么经济的方式会显得更温和一些,而且更会调动你的积极性,其实我觉得大家看得都很清楚,但是有成千上万上亿的人还是顺应这样一个潮流和这样一种生活节奏,寻找自己生存的机会和可能性。

凤凰网文化:《夹边沟》呈现苦难历史教训的背后,更深的意义是什么?

王兵:就是杨显惠的小说《夹边沟记事》里的上海女人的故事,在当时非常人的生存、非常贫瘠的状态下,这么多人靠什么东西来度过这30年的,在我的记忆当中就是靠一种人与人之间特别微弱的情感和相互的关怀,来度过这种外部很强大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物质特别贫瘠的生活。

凤凰网文化:你怎么看这种人吃人的极限生存状态?为了活下来,吃人有错吗?

王兵:我觉得人吃人没有任何错,那只是人们从一种道德的伦理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应该去吃我们的同类。但是在某一个时刻他并不是恶意地伤害他人,为了活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觉得无可非议。

凤凰网文化:你怎么看像劳改犯的这种状态,劳改犯和杀人犯就应该被隔离在监狱里吗?

王兵:其实说白了建国后,前30年整个中国就是一个监狱,没有边界,所有的人都是在一个制度的规范下生活,如果你超越这个的话你就会受到惩罚,这个对今天的所有中国人,不管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他都很清楚这一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