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月亮与中国古典诗词

2013年09月17日 17: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孙 微

过了白露之后,中秋佳节也接踵而至,人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头上那一弯皎洁的月亮。杜诗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华民族有着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心理,那些客居他乡的游子被思乡的心理所驱使,对于节令的变更就表现得十分敏感和忧伤。而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因此在这样的节日里,将美满团圆的期盼寄托于头上的一轮皓月,也就成为游子们自然的选择。他们仰望明月,想象着家乡的亲人们在同一轮明月下同样也在望月思念着他们,苦涩的心灵也就在仰视的刹那超越了时空的距离,和家乡亲人瞬时贴近,因此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成了如此厚重浓情的载体。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对中秋节和月亮的吟诵不可胜数,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李仆《中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凡此种种,天上明月与人间情怀的相互映衬,使得“中秋明月”这一独特意象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情结。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特别生动而自然。

在所有描写月色的古典诗歌中,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最负盛誉的名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诗云:“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清丽婉转的诗句描绘了春江之夜的静谧与美好,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喟叹,又将春、江、花、月、夜互相衬托,构成美丽而深邃的意境,是历来被人传诵的绝唱。

其实自古代先民将崇拜的目光投向月亮之初,神秘的月亮就和人间的爱情紧紧纠葛缠绕在一起,并衍生出嫦娥奔月、白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富于民俗色彩的神话传说。在表现嫦娥奔月一类爱情主题的诗歌中,李商隐《嫦娥》诗更是将月宫仙子的这份世俗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奔月成仙。然而她孤居广寒、寂寞无伴,其处境和心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于是诗人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揣度: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

宋代的大诗人苏轼的一阙《水调歌头》更是把人们对中秋月圆的畅想推向极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时任密州知州的苏轼兴味盎然,欢饮达旦,挥笔写下这首著名的中秋词。中秋月圆,人生缺憾,在这强烈的反差中,苏轼发现人生的旅程永远是不完满的,因而他领悟到个体的生存意义:即个体必须在这种不完满中相互祝愿鼓励、顽强地活不去,无须悲哀,可谓瞬间感悟了永恒。词的上片问天、质疑,人生既然不完满,月是否总圆,天上是否尽善尽美?诗人举起酒杯,放胆质询:今晚明月如镜,但它能常常这样,天天如此吗?今天晚上,广寒宫又是何年何月呢?像古代先哲列子那样,乘风驾云上天去看一看吧。但是,中秋月亮那冰冷的光,散射出凛冽的寒气,已使人感到月宫玉雕楼阁的冰冷,倘若真的置身于内,恐怕难以承受。于是,苏轼发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奇想。看来,天也难尽人意,月也未必完美。人间虽艰难,也有逍遥之处。诗人在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甚是惬意,而在冷月寒宫中又哪像这般随意呢?所以,天上明月和人间一样也是不完满的,人们不必向往上天成仙,逃避人间现实。上片问天问得奇,主要奇在想像天上不如人间,而这种想象则又显示出作者看重现世人生的思想情感方式。词的下片主要是怀人。诗人思考、体验到月亮圆缺和人间悲欢也难同步的不完满性,进而感悟到人应该相互祝愿顽强活着的生存意义。明月虽不完满,可是仍然如轮如镜挂在天上,又显示出它的完满性来;而自己虽已看透明月的不完满性,超脱潇洒,自得其乐,可今日亲人不能团聚,仍冷清孤独,寂寞难耐。而后月转西下,绕过红色楼阁,射进雕花窗户,照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之人,仿佛是月亮向人炫耀完满,向怀疑天的人挑战,同时也表明诗人自身现时的凄清、难耐的孤独和思亲叹世的苦楚。把月亮似看透又未看透,自身似超脱又未超脱,很自然地,苏轼看重现世人生的思想情感又向更具体的人生问题过渡。月圆而人不团圆,这巨大的反差使他设想月亮对人该不会产生怨恨,深思何以人别离而月亮圆,满含深情而无理地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看来天上人间难以同一,自然人事难以两全,明月不完满和人生不完满也难以同步,自古如此,世代皆然,此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既然处于这种不完满的状态中,那就不必见月圆即生悲哀,不必因自然现象而自寻烦恼。有了这样的体验,更深层的人的存在意义也就呼之欲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世代传诵的名句,“婵娟”,形容颜色美好,这里借喻月亮。

南朝宋人谢庄《月赋》不也说“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而共明月”吗?还是让我和亲人相隔千里,共赏明月吧!让我们就在这不完满的人生中相互祝愿,顽强地活下去!人的生存意义就在于此。下片怀人怀得怪,主要怪在诗人所持一种达观态度,而这种达观又显示出顺应现实人生的思想情感方式。这首词以月亮作为线索,以问月起篇,生出重视现世人间的思想情感方式;又以月圆人不团圆的强烈反差深入,引出对自己现时孤独寂寞的思考;最后以月亮容颜皎洁终篇,生出互相祝愿的达观态度和对人生存在意义的领悟。可谓“愈转愈曲,愈曲愈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至今仍是中秋节日人们引用最多的祝愿。如今我们仰望圆润澄澈的中秋明月,好像感觉她仍在启示着我们,应以天上的圆月来促进人事的团圆,这都和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诗人的一次感悟是分不开的。宋元明清以来,中秋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重要的民俗节日。如今中秋明月中更多地蕴涵了中国人家庭团聚、分享亲情、向往美好的人伦理想,“人月两圆”的意境代表中国人生活的理想境界。而中秋节从唐人那儿唤起的宇宙意识与人心交感的美学意绪,如今已经完全统一为“天上月团圆,地下人团圆”的世俗情怀,其中苏轼中秋词所起的巨大导向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中秋拜月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中秋帖》 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

走月亮 苏州人向来有八月半“走月亮”的习俗,旧时的虎丘、山塘一带,中秋晚上,游人如织,笙歌彻夜。清朝沈朝初的《忆江南》词中说:“苏州好,海涌玩中秋,歌板千群来石上,酒旗一片出楼头。夜半最清幽。”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月亮 中秋 捣衣砧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