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的南京情缘:未亲临"江宁织造府"成遗恨
周汝昌(左)与严中2010年的合影(翻拍)
周汝昌写给严中的书信
曾为南京出谋划策:大行宫改造要给曹雪芹留一席之地
一部《红楼梦》在南京与北京之间织起了密密的网,两地间研究红学的专家自然也有着密切的交流与沟通。作为红学研究泰斗级人物的周汝昌与南京的缘分非常深厚。记者了解到,不仅南京的诸多红学家与周汝昌先生保持密切的互动,而且周汝昌先生也到过南京,为江宁织造府的复建出谋划策。
与南京红学家严中书信来往30年
在周汝昌先生与南京红学家的交流中,南京著名红学家严中算是关系最亲厚的一位了。从1982年两人相识开始,在30年的时间内,他们互通书信三四百封,堪称业内的佳话。昨天记者与严中先生取得了联系,提到周汝昌先生去世的消息,严中非常哀痛。
“周老给我写了三四百封信”
“我也是刚听到消息,第一时间就打电话与周汝昌先生的女儿取得了联系,证实不是传闻。”
严中与周汝昌已经有30年的交情了,1982年11月,一直对周汝昌仰慕已久的严中,因为“靖本”《石头记》的下落问题,终于鼓足勇气给周汝昌去了一封信。没想到过了不久,这位学界的大师竟然给他回信了。“从此我拜在这位‘解味道人’门下‘解味红楼’,30年来,我给周老写了四五百封书信,而周老回复了三四百封。”
严中表示,虽然到后期,周汝昌先生随着年岁的增大,提笔写信越来越困难,但是他依然不愿别人代笔,所有的信件都是自己亲笔回复。“直到2006年,我们这种书信上的往来才断开,因为当时周老已经很难看清字了,也基本动不了笔。从那以后我们大多就是电话沟通。”
严中告诉记者,在这30年时间里,除了书信电话,他与周汝昌也有四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第一次是1983年11月,周汝昌来宁参加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大会;第二次是1988年11月,严中去北京拜访他;第三次是1998年11月,严中去北京参加“庆祝周汝昌八十寿辰、从事红学研究50年暨《周汝昌红学精品集》首发式”;第四次是2004年1月19日,严中陪同别人专程去拜访周汝昌。
“前几次去他家拜访,他家的住宿条件不好,都是平房,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搬进了三室一厅,但是相对于他的藏书,其书房还是很小。整个书房里只有一个小书桌是空的,其他都堆满了书。”
“与周老观点不同但交流愉快”
严中告诉记者,周汝昌先生对南京颇有感情,因此对南京的红学研究者都特别欢迎,许多南京的学者都到周汝昌先生家拜会过,周汝昌都会礼遇有佳。而且完全不会因为观点、意见的不同而有所怠慢。“就像我吧,其实我与周汝昌先生的观点就不一致,周老坚持‘主北说’,我是坚持‘主南说’,但是我们这些年沟通和交流一直都很愉快。”
严中表示,周汝昌先生胸怀特别宽广,他们两个观点不同的人还合作出版了两本红学专著——《江宁织造与曹家》《红楼梦与史侯家》。周汝昌在给严中的《红楼丛话》所作的序言中,也阐释了他对这种观点不同的理解。周汝昌在序言中写道:“我与严中的学术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我们之间有同,也有异。同,不曾成为我们‘互相吹捧’的‘资本’;异,也不曾引起我们的‘变脸’与‘破口’,更不曾有过一丝一毫影响我们的学谊。我想,只要能够这样,那么做点学问和建立学谊才算是正派的交谊,对人对己,对祖国文化事业都有益的‘人际关系’。”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周老和我的学术交谊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学术合作典范。”严中说,20多年来,他们就是遵循上述原则巩固和发展这段师生之谊的。这两年他还写了一本30万字的《我与周汝昌先生》,有待出版。
南博、大行宫、利济巷都有周汝昌足迹
据记者了解,周汝昌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来过南京,而且也曾到多个地方了解曹雪芹的生活足迹以及《红楼梦》的原型。
江苏省红学会副会长朱永奎先生告诉记者,1983年,在曹雪芹逝世220周年的时候,南京博物院和江苏省红学会曾联合发起了纪念活动。当时周汝昌先生就到南京参加了活动。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徐湖平先生表示,当时周汝昌先生还抄了两首《红楼梦》中的诗词表示纪念。
严中先生也告诉记者,在纪念活动后,周汝昌还特地到南京大行宫一带走了走。“因为南京大行宫的前身是江宁织造署所在地。曹雪芹也是诞生在江宁织造署内,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江宁织造署又是《红楼梦》即《石头记》亦即《金陵十二钗》中宁荣二府老宅的原型。所以周老特地去逛了逛。”据悉,大行宫和利济巷等地,都留下了周汝昌先生的足迹。
未能亲临“江宁织造府”成周汝昌遗恨
周汝昌先生一直对南京的红学发展相当关注,尤其是江宁织造府这个曹雪芹的诞生地,是周汝昌先生一直关注的内容。昨天,记者与江宁织造府徐湖平馆长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对于江宁织造府的复建,周汝昌先生不仅出谋划策,而且还专门写了十首诗和对联以示支持。
据徐湖平介绍,作为曹雪芹研究的开先河者和《红楼梦》考证的集大成者的周汝昌先生对南京大行宫情有独钟。“早在1958年,周汝昌先生就在《雨花》杂志该年第6期上发表的《曹雪芹与江苏》一文中提出了在大行宫兴建曹雪芹纪念馆的构想,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而未能实现。”徐湖平表示,到了1983年11月,“纪念曹雪芹逝世22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前夕,周汝昌先生又在《少年之声报》上呼吁在大行宫建立曹雪芹纪念馆。1985年12月,包括周汝昌先生在内的全国23位知名人士签署的《关于在南京为曹雪芹塑像并成立纪念馆的倡议》发至中央文化部、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领导,但由于大行宫地处闹市,加上当时的南京市领导在此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多年过去了,仍旧是海市蜃楼。后来,大行宫片区改造项目启动后,周汝昌先生也向南京市政府建议:“大行宫改造要给曹雪芹留一席之地”。周汝昌先生的谏言也最终推动了“江宁织造府遗址复建工程”的启动。
“2008年,我还到北京专门拜访过周汝昌先生,当时就江宁织造府遗址复建工程去征求周汝昌先生的意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周老特别兴奋,90高龄的他一再告诉我,一定要好好把握江宁织造府的复建工程,但是不能把这个做成当年的衙门,一定要围绕曹雪芹,围绕《红楼梦》做文章。而且周老还专门给江宁织造府写了十首诗,每一首诗都与整个场馆的主题默契吻合。另外周老还专门为场馆写了对联,现在就挂在水榭的位置。虽然他没有亲自来过,但是对联内容与水榭场景、曹雪芹、《红楼梦》的主题都完美融合起来。”
徐湖平先生表示,因为江宁织造府建成后一直没能正常开馆,而且周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虽然他本人对江宁织造府充满期待,也特别想来看一看,但是最终也没能实现这个心愿。
相关专题: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逝世
相关新闻:
![](http://dolphin.deliver.ifeng.com/c?z=ifeng&la=0&si=2&ci=23&cg=22&c=29&or=232&l=789&bg=789&b=787&u=http://y0.ifengimg.com/34c4a1d78882290c/2012/0528/1x1.gif)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