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家]刘心武:周汝昌曾饱受主流红学打压

2012年06月01日 00:37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于一爽 胡涛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刘心武

凤凰网文化讯 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于2012年5月31日凌晨1点59分于家中去世,终年95岁。著名作家刘心武在与凤凰网文化连线时透露,周汝昌身体多年来都不好,对他的去世虽很难过,但并不太令人意外。作为“红学”后辈,刘心武很难忘周汝昌当年对自己的鼓励,尤其对周曾遭受主流红学界打压印象深刻,“周汝昌的成就都是单打独斗出来的”。以下为刘心武对话实录:

关于近况:晚景贫寒 遗作将整理出版

我现在一下子还挺难过,说不出来。我去过他家,红庙那边,虽然也是文化部给的房子,比一般的大点儿,还是挺贫寒的,满处都是红学的书。下一步,他给我的书信,包括一些诗和字,我会和他女儿一步步陆续出版。

关于交情:我们是忘年交 他曾鼓励我“善察能悟”

大约1992年,我不到50岁,我是文学青年,也写过几篇小说了,对《红楼梦》感兴趣,在一个小报,民革的《团结报》副刊开了个专栏《红楼边角》发了几篇文章。当时也没觉得会有什么反响,后来就接到周老的来信,说我的研究思路挺有意思,给我四个字“善察能悟”,我当时的研究思路就是怎么细致怎么来,区别于主流的说红楼梦是教科书主旋律什么的,当时主流的研究思路还是比较粗线条。比如我研究了卍啊,二丫头啊,包括对贾宝玉最重要的四个女性等等。

我很感动的是,当时给我写信的时候,周老的视力就已经不行了,一只失明,一只只有0.01,当时他对外的很多信都是他二女儿周伦玲写,可是给我的十几封都是亲自动笔的,所以我看的时候也是一喜一忧,喜的自然不必说,忧的是,看一封都得一个小时,每个字都核桃那么大,有时候第二个字就和第一个字摞一块儿了,第三个字可能又跑到信的左下角去了,第四个字跑右上角去了,就是这么看下来的,他也这么写下来的。

我们算是忘年交吧,他1918的,我1942的,差了20多岁,从1992年到现在交往的20多年里,也就见了几次面。可是我得说,周老给了我挺大支持,至少在红学研究这块儿,比如我后来的文章越来越多,能出书了,周老亲自写诗给我祝贺,他的诗、和他的书法也都是一顶一的。我现在家里还有,而且不是打油诗,但是张口即来,思维敏捷。

比如我研究秦可卿原型的时候,周老可以说无偿无私的提供了很多原始资料,学术界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个你们肯定感觉不到。

关于分歧:我们有分歧 没攻击

这个也没什么忌讳的,肯定有,最大的就是,他认为红楼梦的核心人物是史湘云,这个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争议,我还是比较传统,认为是林黛玉。当然这种分歧也不是咱们根这一句两句能说完的,有很多书论据,包括一些小的地方。我的意思就是说,这都很正常,我们也经常探讨,书信啊,很严肃,但不涉及到人品人格等等的攻击。互相有所感受吧。

关于治学:周汝昌曾饱受主流红学打压

事实上,我们了解的也是,周汝昌在治学过程中比较艰难。我就随便举个例子吧,周汝昌和他一个兄弟,包括二女儿,用了半个世纪,50年写了一本《红楼梦会真》,一句一句比对出来的,这个艰辛就不说了。这个现在都还可以查到,海燕出版社的,10卷,当时很多业内业外的人看了,觉得了不起。2006年人民出版社将《会真》的成果缩编为《红楼梦•周汝昌汇校本》出版,温家宝看到后都给周老写了信表示祝贺。但是当时主流红学,我说的主流红学,也就是你们都知道的某个研究所,他们体制下的一帮人,享受局级待遇,拿着拨款,没做出这种事儿,还不让大肆报道。这种压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不理解。我只能说,周汝昌做出的各种成就都是在单打独斗的前提下,他跟研究所合不来,说退出来吧,他们就真让他退出来了,那他就等于之后完全是靠自己的微薄收入支撑这项庞大的事儿。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刘心武 周汝昌 红学 红楼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