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安定心灵
这是一个需要文化复兴,找回文化自信的时代。
但何谓文化?这是一个众说纷纭却永远也不会找到统一答案的问题。寻本溯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周易》,其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语。“人文”,即“人伦”,推而广之,就是人类的文明。若将它放在当代的多元语境里,不妨说就是用人类的文明改变人类社会,用人类的思想造福整个世界。
“文明”也好,“思想”也罢,它们实在过于笼统、虚幻,难以把握。我们又恰巧生逢一个“时代噪杂”、泥沙俱下的时代,“文化”道统几千年,但我们实在觉得“文化”已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阴阳两隔”。于是,我们需要一群人,一群以“文化”为业的佼佼者,让他们亲口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文化,什么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文化。
由凤凰网文化频道编选的《有可奉告》,不啻是在为当今那些不甘沉沦、希望通过读书寻求精神滋养的人们带来了一道“福音”。正如编者在《序》中所言,他们存在着一种“醒世纳言的书生意气”,他们自愿做连接读者与文化人的桥梁,让读者走进这些文化人的思想世界,让这些人可以主动坐在我们“对面”来与我们闲聊,共同探索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核,探索我们改如何透过“文化”认知我们自己?
全书撷取了30余位访谈者,这些访谈者几乎算是囊括了当今各个“文化”领域内的知名人士,从作家、画家、思想家到媒体人、戏剧家、学者,不一而足。翻开目录,就会发现,这根本就是一幅“大文化”的画卷!我们急于深入进去,听这些人娓娓道来,希望可以在他们锋言睿智的话锋中,安顿住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自我人生的坐标。
诚然,它没有让我们失望。虽然它删繁就简,把对话体变成了自述体,但从这一篇篇文章中,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编者们对话时问问题的良苦用心。他们一反之前很多访谈者的弊病,非要与访谈者在晦涩问题里打转转,在专业问题里一争高下。其实,读者要的根本就不是这些。他们需要的,是从人生阅历中获得的感知,从经验中得到的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些才是真正能够改变大多数人人生轨迹的宝藏。
譬如,翻开采访苏童的那一篇,当读到苏童早年经历和他如何写出那些名篇作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出于好奇,出于将我们头脑中对他的了解由点变面,能够让我们知道苏童何以会成“苏童”。但当他谈到他如何理解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获得的也许就不再是好奇,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重新认识我们周遭世界的智慧:时代有大小之分,有“窗外”的“大时代”,也有“窗内”的“小时代”。一个人去适应一个时代,就是让他们二者保持住某种联系。写小说,是一个孤独的事业,“必须要接受被时代疏离的命运”。其实,这又何止是伟大作家所要秉持的真谛,其实更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体会的至理。
类似这样的智慧道理,在全书中比比皆是。更有趣的是,这些文化人因所在领域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其实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诠释。如果能够将它们连类排比,纵向思索,那可以算是站在这些成功人士的肩膀上来观察世界与人生了,那可真是“幸莫大焉”了。
此外,全书除了用智慧的“明灯”引领我们考察人生之外,还在努力转变我们对某些常识的认知。如今这个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愈来愈“短平快”,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永远在别人预设的框框中接受信息。渐渐的,我们的思维方式也会落在这些框框之中,难以走出去。
于是,需要有人为我们打破窠臼,用令人信服的理由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比如,在采访梁文道的时候,梁文道就在用严明的逻辑告诉我们,学者的越界在这个时代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应该的。“界”的观念其实是在不断变动的,凭什么我们不能挑战他?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公共世界”,“公共”的界本就不那么稳固,我们又何必非得据守我们头脑中传统的框呢?
这种言论的确值得思索。人类对于传统习惯天然地有种依赖性,中国人又尤其是如此。因此,许子东在《锵锵三人行》中的“越界言论”一直在遭到众人的质疑,甚至鄙夷。这就需要有人可以站出来,讲道理掰开了讲给众人听。从根本上去撼动传统思维的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将一个人头脑中固有的传统打破,才能最终让它转变思维方式。而此书,其实也是在为读者做着这样一个清理传统的工作。
当然,作为一本书,又是一本访谈录,它的内容本身就是庞杂多元的。它所描述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这又岂是书写这样一个一元的方式所能涵盖的。若你自认为还是一个明理的人,自信还是一个能够善于聆听的人,那么,就不妨在闲暇的时候,拿出这本书翻上几页,或许就会得到一种不一样的启迪。
有人说,读一本书,其实就是走进了别人生活的“风景”,等于让自己重新活一遍,。那么,倘若你读了这套浓缩了30多人思想精华的书呢?答案,或许也只有等读者在读完此书后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吧……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