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翻译作品及风格简介
如果说钱锺书的“化境”论是从理论上为翻译开创了一种理想境界的话,那么杨绛的“点烦”论则是从实践上为翻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道。
杨绛在其所撰的《翻译的技巧》一文中称:
简掉可简的字,就是唐代刘知几《史通》、《外篇》所谓“点烦”。芟芜去杂,可减掉大批“废字”,把译文洗练得明快流畅。这是一道很细致、也很艰巨的工序。一方面得设法把一句话提炼得简洁而贴切;一方面得留神不删掉不可省的字。在这道工序里得注意两件事。(一)“点烦”的过程里不免又颠倒些短句。属于原文上一句的部分,和属于原文下一句的部分,不能颠倒,也不能连接为一句,因为这样容易走失原文的语气。(二)不能因为追求译文的利索而忽略原文的风格。如果去掉的文字过多,读来会觉得迫促,失去原文的从容和缓。如果可省的字保留过多,又会影响原文的明快。这都需译者掌握得宜。
这便是人所共知的杨绛“翻译点烦”论。窃以为,这短短二百七十一个字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何谓点烦;二是点烦的目的,三是点烦乃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四是点烦的具体操作。显而易见,“点烦”二字是学识渊博的杨绛从唐代史学家刘知几那里借来的,顾名思义,便是“简掉可简的字”,其目的是使译文明快流畅、洗练净洁,但却是一道艰巨而细致的工序,运作起来必须格外“留神”。首先,不能因为点烦而“走失原文的语气”;其次,不能因为点烦而“忽略原文的风格”。换言之,就是要做得恰到好处,正所谓:点去一字不嫌其少,留下一字不厌其多。
杨绛不仅从理念上标举出翻译点烦论,而且尽力践行,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所译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即是一个突出的明证。是译初本凡八十余万字,杨绛经过一番认真地点烦,一举去除十万字,形成了七十余万字的定译本,于一九七八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梓行,首印便是十万套,眨眼间即售罄,由是诸多荣耀滚滚而来,先是获“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接下来又获“西班牙国王勋章”。
翻译作品:
《堂吉诃德》(史上第一个从西班牙语原文译出的汉语全译本)
《吉尔·布拉斯》(法国文学名著,译稿经钱钟书校订)
《小癞子》
《斐多》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