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王明贤:寻找失踪的美术史

2011年12月07日 18:53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一未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一些老先生很不认同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甚至怀疑我是收了钱才把他们推出来的

1987年,高名潞和王明贤、周彦等人一起,筹备编写《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这本书总结了1985-1986年的美术运动。“几个人凑在一起,大家都很忘我。艺术家把许多原始资料提供给了我们,都是第一手的。”这本书1988年写完了,结果出不了,直到1991年才面世。

编书的过程,给王明贤提供了一次全面了解美术界的机会,他也接触了很多青年艺术家。“那时候,大家物质上都比较贫乏,骑着自行车来聚4 4|| -Y-Y/O/O 0E0E会。大家曾经在理论上对建筑艺术做出过很多试验探索,当今房地产业如此繁荣,算得上是实验的最佳时期,却未见有什么不错的东西出来,大家心思似乎已经不在这上面了。”谈及此,王明贤眼圈都红了,“当年在我家下碗面条,都吃得津津有味。现在那些人好多都已资产过亿,那种快乐却不复存在了。”

1993年,王明贤调到《建筑师》杂志,这是中国唯一关注建筑理论的学术杂志。因为这杂志一年才出6期,而且不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出版社就尽量削减人力成本,于是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他一个。孤军奋战,他坚持了近10年。“我不仅当它是职业,而是当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每年都有一两期是关注中国建筑界最重要的问题,杂志一出来就会对中国建筑界的影响很深远。”他们曾经出过一期研究国外优秀建筑师的“专号”,“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就是在那时被《建筑师》第一次介绍到中国的。

“当时真的很想把它做好。但是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界太困难了,后来我一个人搞也觉得很累,就逃跑了。”王明贤自嘲地笑道。一连三四年,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不能看书、不能写文章,这是他不能忍受的。2002年,他调往中国艺术研究院。

尽管如此,欣慰还是有的。1999年,在世界建筑师大会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建筑学会在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展。组委会希望能展出10件探索性作品,使展览更新鲜,更有吸引力。王明贤决定推出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当时一些老先生很不认同,甚至怀疑我是收了钱才把他们推出来的,这个展览差点没有办成。五六年的时间过去,当年参展的青年建筑师基本上都已经是建筑界的明星了。”

这些年来,王明贤一直致力于推出一批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为创建中国新的城市和文化提供一批人才。“我们不光著史,还参与了历史的创造,对我们来说这是活生生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他就可以花一千块钱,去买“长得像废品”的东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王明贤的生活中,除了当代建筑研究,还有一条“主线”是对“文革”美术史的研究。在国外学术界,他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位“文革”美术史专家,只因为他与人合著的《新中国美术图史1966-1976》是国内唯一一本“文革”时期艺术史的著作。他自己也开玩笑说:“要是我的资料库被烧了,‘文革’美术就会缺失了,1966年到1968年这一时期的美术活动信息在任何地方都是找不到的。”

“其实我们在编写《中国当代艺术史1985-1986》时,就接触到许多新中国美术史的资料,我只不过把时间继续向前推了。那时候就想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史》,但是后来没成功。我看了‘文革’时期的美术报纸后很兴奋,就下决心专门去找,不惜重金收了回来。”

那会儿,他在古玩市场搜集“文革”的资料,几乎每次去都有新发现。而在国内,这方面几乎没什么人去研究。“好多批评家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有些人可能参加了一些活动,可能有某个兵团的东西,但是他们的资料不可能这么全。《美术战报》、《美术风雷》的全部资料我都找到了,这样找一条‘文革’美术史的线索就相对容易得多。有人说,‘文革’在中国,而‘文革学’在外国。我收集了一些资料,特别是1966年到1969年的,那时是‘文革’初期,国内一片混乱,史料几乎没有保存。”

王明贤夫人说,最开始他完全拿的是家里的“口粮钱”,上世纪90年代,王明贤就可以花一千块钱,去买“长得像废品”的东西。说起当初,他现在还是满心兴奋。“真的难以想像,当时怎么那么多宝贝,每次都惊喜不断。”

在他看来,搜集“文革”美术资料,乐趣和价值类似于搜集错版邮票。“我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年代。它不是没有艺术,而是有着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和新的艺术美学。”王明贤说,“重拾失踪的‘文革’美术图像的碎片,重新进行建构,就有可能形成历史和当下的对话。”他称自己所做的,是艺术领域的“考古学”工作,同时有所谓“艺术地质学”的意义。

现在,他家资料实在太多了,就一月花两千块钱租了套两室一厅存放。“这些资料要有很好的保护条件,像油画,不能老是打开的。有时被人家说,你这些东西不能这样放,我都很惭愧。”

参观王明贤的珍藏时,他打开一本画册,看毕我准备帮他合上,他赶忙说:“别,待会我还要来看看。平常也不舍得常打开。”提起四年前在搬家途中遗失的一块宝贝门板,王明贤心疼得不得了。早年他买来的“长得像废品一样”的东西,有的在拍卖行已经身价猛涨至千万倍。“我不打算卖,最初买下就没想过是为了日后挣钱。如果成立一个相关的博物馆,我就捐了。”

王明贤最想做的,是把他“文革美术”的藏品以电子版本呈现,来方便需要研究的人。他说,他不相信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艰难地重写历史,是为了尊重历史,剥去一层层包在外面的装饰,发现里面的内核。”

在他租用的储藏室里,有一室的“储藏”,关乎王明贤美术创作的梦想。那是一间简陋的画室,他结合艺术史的收藏和研究,投入了绘画创作,作品不仅具有“文革”艺术考古学的价值,而且显示了当代艺术新的观念和智慧。

近年来,这批作品中有对历史的反思,如《卫星图》、《真实历史:20世纪60年代现代化故宫改建规划》、《梁思成大屋顶悲剧》等;有被称为“艺术地质学”研究的《宋徽宗瑞鹤图中的天安门》、《金色秋天中的宝塔山》等;也有对中国当代艺术趋势思考的《安迪·沃霍尔的中国结婚证》、《和塞尚玩中国牌》等。其中一部分是选择性地“放大”他所收藏的红卫兵漫画,有意地强化了那遒劲有力的红卫兵图像风格。

这些批判已经时过境迁,留下的是对“文革”传统的反讽,但这些作品还留给观众会心的一笑,这一笑则渗透着许多对当下的感悟和嘲讽。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文革 1986年 建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