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是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
南怀瑾(图片来源:资料图)
南怀瑾小传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
抗战时期,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1949年赴台湾,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并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著述颇丰,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接连出版了《南怀瑾讲演录》、《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又即将推出 《庄子諵譁》,南怀瑾再次成了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其实,早在五十余年前,南怀瑾就已经声名鹊起。 1976年,根据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出版,受到狂热追捧,到1988年时已再版高达18次之多;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同样掀起“南怀瑾热”。时至今日,“南怀瑾”这个名字已经堪称“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大居士”;但围绕着他和他的作品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毁之者直斥其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刘放)
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对这个人会有着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
本专题采写
本报驻上海记者 刘放
“当代人不读南怀瑾,就不知道何为中国文化”
从上海市区出发,沿着沪青平公路抵达金泽,然后辗转来到毗邻太湖的庙港,再穿过热闹的太湖蟹市场和僻静的芦苇荡之后,突然豁然开朗,恍如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一座两边面临太湖、占地200余亩的建筑就在眼前。
这座太湖之滨的建筑,就是南怀瑾于2000年开始兴建的“太湖大学堂”,七年土木之后,如今楼宇庄严、芳草萋萋,俨然已成规模。每年都会有众多的企业家、学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放下公务,花费很长时间,来到这里追随南怀瑾研习人生哲理。
南怀瑾说:“今日的世界,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从精神的层面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他说他创办太湖大学堂,就是希望随缘教化,运用认知科学、生命科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研究与传播,挽回人们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精神危机。
据说,这也正是有众多社会精英们愿意追随南怀瑾的原因。如今,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他的很多作品被译成了英、法、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多种语言,甚至有人断言说,“当代人不读南怀瑾,就不知道何为中国文化”。南怀瑾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跌宕人生:曾做船运生意失败处境困窘
但是,在1949年赴台湾之前,时年已31岁的南怀瑾其实还并没有什么名气,他所面临的第一要务甚至还是“生存”。据南怀瑾后来的学生、台湾老古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刘雨虹回忆,那时候的台湾,物资极其贫乏,一串香蕉三个鸡蛋,就是一个摊贩货摊上的全部物品。起初南怀瑾和他的温州同乡一同做船运生意,因货船失火,投资血本无归。1955年,困窘处境中的南怀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禅海蠡测》,书刚出版时每本定价新台币5元,在基隆出售,根本没有人买。
传奇经历越传越奇成“隐士”
后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复苏,文化氛围的逐渐形成,关于南怀瑾早年的传奇经历开始口耳相传: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南怀瑾,从小接受严格的私塾教育,涉猎广泛,喜欢寻访高人隐士;抗战期间离家入川,在军校任教,期间被青城山的大居士袁焕仙收为弟子,后辞去教官职务,到峨眉山闭关修行3年;出关后继续修道参禅,9年后离开四川到云南大学讲学,1947年重返乐清,1949年赴台。他俨然成为一个传奇的隐士,邀请南怀瑾讲学的学校、机关、社会团体渐渐的越来越多。而频繁受邀讲学,又让南怀瑾开始吸引更多听众,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也越来越多。
《论语别裁》引发的轰动
1971年,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开了一年,南怀瑾就主动停止了。据说,原因是他的课程太受学生欢迎,教室里是满的,窗外还站了人,这就与一些老师的课形成了强烈对比,“为了避免造成别人的不愉快和难过,应该急流勇退,以免他日遭忌”。
真正让南怀瑾“大红大紫”的则是一本《论语别裁》。1974年4月初,台湾大陆工作会邀请南怀瑾每周三下午去给他们的员工讲《论语》,讲稿后来在报纸上连载,南怀瑾“用时代的角度,白话的表达,加以经史的空前方式讲《论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追捧,报纸被许多人剪贴成册,并转告亲友,至今还有人保存着完整的剪报。讲稿随后以《论语别裁》为书名出版,引起轰动。后来, 时任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的王雷泉到香港拜访南怀瑾,经他介绍,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正式在大陆出版《论语别裁》,风靡一时。几年间,《论语别裁》发行即过百万,堪称中国图书界的一个“神话”。
在南怀瑾的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之后, 2006年8月,出版社邀请南怀瑾在上海作一次公开演讲,南怀瑾担心来的人太多容易造成混乱,一再要求严格保密、不作宣传,但消息随即在网络上传开,打进出版社的询问电话络绎不绝。南怀瑾的名气和所能形成的感召力,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南怀瑾: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对于纷繁扰攘的“南怀瑾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赞誉或者“南怀瑾就是一个走江湖的”的质疑,南怀瑾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他也没有辩驳的想法, “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甚至自嘲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就是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据说, 南怀瑾常常对他的弟子说的一句话是,“拿得功夫以腿真”。修行人打坐,常常是腿痛和痒,南怀瑾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提醒修行的人,不要停留在感觉上,生命很短暂,要抓住修行的重点。不过,私下里,南怀瑾也不免常常叹气。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张耀伟说,做名人难,做一个要无时无刻都为人师表、做人楷模的名人更难。南怀瑾一生结识的人可谓三教九流,但真正惺惺相惜的恐怕也没有几人。这分热闹中的孤独别人怕是不知道,所以南怀瑾的那分叹息更是一种无奈。
如今,即将年届九旬的南怀瑾,依然每天在太湖边讲学、会客、教拳、礼佛、诵经、参禅、打坐、阅读、写作。至于究竟是“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恐怕还要留给更多的后来人去评说。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