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打工仔无处安放的青春 工作找不到农村回不去

2011年12月26日 11:02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许伟明

留给年轻人的工作机会特别少,需要他们的工作,他们又不想干。谢苏培说,县城里的一些酒楼需要年轻员工,但往往招不到人。“我有个朋友自己要开一个酒楼,招不到人,就开不成了。”

在广东省“腾笼换鸟”、产业“双转移”政策实施中,徐闻县乃至湛江市几乎颗粒无收。现在的情况是,人回流到了粤西,工厂却没有到来。

成建三说,珠三角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更多迁往粤北、粤东。而粤西主要接收国企的大型项目,如宝钢、中科石化两大项目落户湛江东海岛。“这些是资金密集型项目,不是劳动密集型项目。”

这受制于多个方面的约束。谢苏培说,徐闻距离珠三角远,坐车要8个多小时;工业园区的配套,包括六通一平、安保等配套没跟上;工业用地指标不够,目前已有的海安经济开发区,里面混杂着工业、住宅用地和耕地,“企业过来要找块20亩地都没有”。

谢苏培说,目前徐闻县正草拟一个新开发区的规划,准备将一个上万亩的农场划成工业园。

但在这个纸上规划成为现实之前,徐闻的年轻人将继续纠结,而且,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正从学校流向社会。

在徐闻,上高中不是件容易的事。徐闻县教育局一名副局长说,本县教育较为落后,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学入高中,会有4000人无法容纳。

没机会读高中的人还有机会读技校。但记者获悉,县里仅有一所技校,招生人数只有3000人,许多人在中途就辍学进入社会。

中途辍学的情形在整个湛江都很普遍。根据2007年和2010年的两份《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湛江的初中、高中分别招生17.3万、4.71万人,但到2010年这批学生该毕业时,初中、高中毕业人数只有14.78万人、4.27万人。

事实上,徐闻县政府层面已看到劳动力富余所构成的社会风险。2011年徐闻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打击犯罪的解决就业问题被一同提及。其中提到,“加强与珠三角地区企业的联系和合作,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回不去的农村

这些年轻人甚至连回到土地都很难了。

种香蕉、甘蔗、菠萝,出海打鱼,村子处处都有一股鱼干的腥味,徐闻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但事实上,由于农家少年的无所事事,这种安宁的外表正被慢慢撕裂。

尽管回到了农村,但这里的一切农活完全和林杰飞无关。这个村里靠海吃海,但打鱼是个累活,每天凌晨5点就要出海,有时候一次出海往往要在海上过三四天才返回陆地,辛苦是一方面,父母更担心孩子的安全。记者走访渔港发现,从出海打鱼,到上岸的从渔网解鱼,再到买鱼贩鱼等过程,都很难见到年轻人的身影。

而林杰飞本以为,自己当不了工人,至少还有一条后路可走——回乡下当农民。不过,这条路已被堵死了,他家为数不多的地已租让出去。

林家有三四亩香蕉地,在年景好的时候,1亩香蕉地可收入1万元。

在2002年之后的几年,徐闻一直没有遇到大的台风,很多农民大面积地种香蕉。“这其实是一种赌博,”谢苏培说,“农民们种香蕉时往往这么想,今年应该不会有大的台风。”

农民赌赢了几年后,在去年夏秋的两场台风中严重亏损,第一场台风刮过,徐闻的香蕉被刮倒不少,第二场大台风将许多香蕉园被夷为平地。

由于种植香蕉面临着台风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以及农资成本的提升,使得小规模种植面积的收获很小、风险很大。香蕉农在这两年开始把土地廉价出租给种植大户,每亩每年的租金仅为400元。而在以前,这个数字一度是800到1000元。

谢苏培说,现在徐闻整体香蕉种植面积在渐渐缩小,不少农户放弃了农业,到县城里开三轮摩托车搭客。

而更多的年轻人对农活已经失去了兴趣。“这一代年轻人哪还吃得了苦,他们从小就没干什么活,父母疼得很。不管是下地还是出海干活,他们都做不了。”上述村支书说。

杨丁义在家里还能帮助父母养蚌做珍珠。但他说,父母并不真的需要他帮忙,如果工厂开出的工资还可以,他会考虑回珠三角打工。林杰飞的父母从未提出让儿子当帮手。他们认为儿子终究不会留在农村,更何况,老俩口出海也惯了,不需要人帮忙。回到家的林杰飞俨然是个客人。

尽管刚从珠三角回到家不算久,但林杰飞的父母一直想“赶”儿子回珠三角去打工。他们问记者说,“你在广州有认识的老板没有,能介绍个地方让他去打工吗?就怕他学坏了。”

对林杰飞们来说,在珠三角和故乡呆下去都不容易,他们的青春无处安放。

(文中林杰飞、杨丁义、李良使用的是化名)

[责任编辑:PN031] 标签:打工仔 徐闻 杨丁义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