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路遥现象”的情感牵动与当下的价值呈现

2012年11月16日 21:19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冯肖华

(本文选自西安外事学院学报文学研究第3卷第2期 2007年6月)

因应邀做客首届“路遥驿站”讲坛和“路遥文学创作”讲座,为我省学子在世俗化充斥、纯文学低迷的今天,仍能眷恋和追寻路遥精神之举所感动。这说明,一方面路遥精神烛照后人似山高水长,另一方面也彰显出后辈学人想往人文精神回归的良好心向,我以为十分难得。为准确把握路遥的人格内涵及文本价值,就路遥人生、路遥精神、路遥文本、路遥范式四个问题的思考书之纸面,以与研究会交流。

一、路遥人生:苦难英雄多悲壮的坎坷书写

谈起路遥,一种压抑和沉重感直逼椎骨,许多话任其信笔也难以诉尽。这种感觉是许多人,并非单个的我和你,或你和他(她) ,一个很大的受众群共同的。路遥那蕴含深情的字里诉诵,直捣心窝的激扬话语,常常勾起诸多老年人往事的记忆,中年人昨日的共鸣,尤其青年人当下的感同身受,好似重叠着自己的身影。路遥,一个文学生涯还不足20年(1973—1992) ,著作并未等身的平凡作家,究竟是什么牵动着几代人的情感而为此神往不已?  

近20年来,尽管对路遥的评论,被精英批评家们整体忽略了,但它却以民间的方式在千百万读者中更大潜能地默默传播着。一部《平凡的世界》,一版再版,总也不供不应求。2005年3月4日,媒体披露,座落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前的路遥铜像被盗,社会舆论一片哗然,陈切齿诅咒那个下作坏坯外,又一个路遥热回归潮涌。人们眷恋的,是那位粗犷而又真诚的陕北汉子人们敬重的,是那位秉承了“教父”柳青的血脉, 42岁以文殉身的作家人们企盼的,是他那字字看来都是血与苦难与大地同在的、当下日渐稀少的珍本。生前的路遥是孤独的,其原因是对20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狂潮的抗衡。他是那样的固执、出奇的冷静和“不识时务”,坚信现实主义并未过时,进而一如继往地感受着黄土地尘埃的芬香,操持着贴近现实的写作方式,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依然故我。一个递进的独行侠。于是,喧嚣纷繁的文坛遮蔽了他的身影,矫情文学狂人的噪音淹没了他真诚而又微弱的抗争,追逐新潮的精英批评家笔下也就自然弃之。他被遗忘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孤独者。

然而,有道是风雨过后必显彩虹。正如列宁所讲,那些在市场上叫卖得最凶的小贩,必是将自己破烂最想推出去的人。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在路遥逝后的数年间,当喧嚣和叫卖过后,几多文坛狂人从洋人“佛脚”中抱回的并不是什么文学精粹,却是散发着腥味的脚气垢病后,其声已嘶、力亦竭的败相便尽显出来。于是,文坛痛心疾首,幡然省悟,再次回眸那些被精英批评家整体遗忘了的拥抱苦难大地的文学信徒时,路遥,这位执著的英雄己悲壮地倒下了。人们在极度悲伤中,将英雄重新归位。痛定思涌,人们明白了一个事实,谁说文坛无英雄?路遥就是一位真正的文学英雄!他与黄继光堵枪眼,与董存瑞炸碉堡价值同在,只不过是战场不同罢了。安息吧,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尽管你生前孤独,身后无人继续,我知道如此等等的悲哀,搅扰着你的在天之灵不得宁息。可是,我宁愿无人后承,也不堪回首你那过于疲惫的身躯和憔悴的病容,目睹你常常以一根黄瓜和一个馒头作为当日营养的苦作日子。自古英雄多悲壮,作为苦难英雄的你不是不知,既已知,就解脱,管它春夏与秋冬,给自己一点时间,静静地安睡吧。至于那人间沧桑,待到梦醒魂归时,自有秉承后来人。

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学校。然而太多的不幸铸就了路遥苦难的人生,他的确从未有过间歇的轻松与潇洒。从童年起就面对着贫困和饥饿的逼迫,对精神的追求和对爱的渴望远远低于生存的需求。七岁时就遭遇了被父母“遗弃”的苦痛(父亲王玉堂) ,过继给伯父王玉德。路遥清楚地记得,那天在伯父家(延川) ,父亲说要上趟集,下午就回来,咱们一道回老家(清涧)。“我知道他要悄悄溜走。我一早起来,乘人不注意,跑出去躲在一棵老树背后,眼看着我的父亲踏着朦胧的晨雾,夹着包袱,像小偷似的从村里溜出走了。我伤心极了,任凭泪水唰唰地流下来,但我咬着牙忍住了,没有喊出声,跟父亲走。”[1]七岁的王卫国经受了人生第一次感情的揪心离析。从此,苦难与他结伴而米,或巧作,或家庭,或婚姻,或病痛一路缠绕着,从婴儿时节落地的哭声出来,又在他人哭声中悲壮地去。西方哲人萨特曾说,上帝把人抛入苦海。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讲,人生幸事有二三,悲事有八九。或许人生本就如此,是苦难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承受过多苦难的路遥,注定要与受苦人在一起,去终身感知和领略其间的悲欢离合。也许正是如此的磨难,使路遥以如椽之笔解剖苦难本相手不软,寄托超越苦难情怀溢笔端,才这样一次次、一步步走向了悲剧的终端。唉,我的兄弟,一个老实的农民,一位虔诚的作家。悲剧与正剧同在,英雄与逝者同辉,我不知道,的确不知道,这个结局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一个捶胸顿足的天问,一个远未终了的苦难文学英雄的命运魂曲。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路遥 苦难意识 文学格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