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散文家黄裳逝世:书人驾鹤去 黄裳归道山

2012年09月06日 12:45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罗皓菱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93岁的著名散文家、藏书家黄裳昨天傍晚6点左右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老先生走得很平静,没有留下什么遗言。他的家人称丧事一切从简,骨灰将遵循先生遗愿撒入大海。

陈子善是黄裳的老友,从80年代初便与老先生交往,对于先生的散文,陈子善称之为“当代最好的散文。”不论写人写书写文,都充满着真情实感,并且文采斐然,“不是华丽,而是在骨子里将古典和现代糅合在一起。”

他说,先生平时为人低调,一生勤奋,直到去世前,报刊上仍有文章面市,“他是真的活到老,写到老。”先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网络上还有专门的“爱黄裳”网站,汇聚了一批喜欢他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大藏书家。

与他的文章截然不同的是,很多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安静”,甚至有人用了“木讷”一词。陈村在2006年时有幸为先生拍了几张照片,因为他在晚年很少出来,“他沉默寡言,话很少,他是如此酷爱书,又是如此安静。”他也喜欢先生的文字,“那是一种要仔细读才能读出的意蕴。”

陈子善曾为黄裳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过一场学术研讨会,他问先生有什么要求,先生说:“很简单,希望能和一些草根的黄迷交流。”“爱黄裳”网站的创办人吕先生就参加了那次会议,这次研讨会的论文以及其他有关黄裳的随笔四十几篇汇聚为《爱黄裳》一书。黄永玉在书中透露了一段佳话。1946年到1947年间,他与汪曾祺、黄裳每个星期六下午直到晚上九十点钟,以及整整一个星期天,就是“吃饭、喝咖啡、看电影、坐出租车、公共汽车”,而且花的都是黄裳的钱,大家就这样惺惺相惜,互为知己,度过了一段风流的日子。

书人遽归道山,或许李辉的文字最能表达生者的惆怅:“在世事纷繁人声喧嚣的闹市里,在一己选择的书香阁楼里,在漫溢着传统文人隽永韵味的小巷里,我分明看到了一位名士在款款而行。”

黄裳其人

“遍求善本痴婆子

难得佳人甜姐儿”

黄裳生于1919的河北井陉,原名容鼎昌,因爱慕明星“甜姐儿”黄宗英,便取“黄的衣裳”为义成了这个笔名,钱钟书还撰联笑他“遍求善本痴婆子,难得佳人甜姐儿。”

他少年时就读于南开中学,爱好阅读新文学作品。抗战开始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并在课余尝试写作。1942年冬转到重庆继续读书不久,黄裳即被征调担任美军译员,涉足昆明、桂林、贵阳乃至印度等地,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抗战胜利以后,他担任《文汇报》驻重庆、南京记者。历任《文汇报》记者、高级记者,编辑、编委。

他早年的散文随笔作品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和《关于美国兵》。

此后,几十年间,黄先生一直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金陵五记》、《一脚踏进朝鲜的泥淖里》、《银鱼集》、《翠墨集》、《榆下说书》、《清代版刻一隅》、《一市秋茶》、《书之归去来》、《秦淮拾梦记》等等。

近年新书《来燕榭少作五种》、《来燕榭文存》、《插图的故事》、《惊鸿集》、《嗲馀集》等,笔耕不辍。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黄裳归道山 甜姐儿 文汇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