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独立纪录片的多进程语言轨迹及其微政治属性

2011年10月31日 14:24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曹恺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CIFF8十佳纪录片《老唐头》(徐童)剧照

毫无疑问,对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十年来说,独立纪录片在中国所呈现的本体价值,不但被体制所遮蔽而且被严重低估,这是近年来得到国内外自由文化领域与独立电影业界公认的一个观点。对独立纪录片价值的认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在独立制片的自主模式下,对当下政治、社会、民生等全方位的真实记录,体现了历史文献价值;其二是其自身艺术语言形式日渐成熟和多样化发展,并与国际纪录片发展潮流的逐步并轨,具备了电影学术价值。

前者更多的是建立在一个对历史再解读与现实真相还原的价值判断之上,在纪录片的本体属性上,被定义为政治属性,而在当下性的前提下可以被称之为“微政治”属性。而这一属性在不同的纪录片语言型态下又具有不同的外化样式。

在经历了“直接电影”近十五年来矫枉过正的观念与样式洗礼之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在语言风格上已经逐步形成了的多方向性的自由趋势。对独立纪录片的作者而言,根据不同的题材对象,从自身的美学观念和技术语言出发,选择不同的创作风格,造成了风格迥异的多种体例和样式。

从影像素材直接记录的原点延伸到探究影像素材表达式的实验终端,此间的各个语言刻度上,几乎都可以找到可以对应的独立纪录片作品。纪录片的语言发展呈现为多线性同步进程的趋势。

在此进程的刻度0点上,是对原始素材的直接挪用,无剪辑点(只有开关机点)的“原声记录”。此种样式一贯被纳入实验电影范畴,但某些极端观念的纪录片作者所推崇。吴昊昊从早期作品《批判中国》开始的一系列以“KUN”为标号的作品,其中就有瞄准着这种摒弃后期剪辑的制片方式。一般而言,吴的作品绝不循规蹈矩,其新作《KUN10大天才吴昊昊爱王年年》甚至在归类上出现了争议。

进程1被描述为素材并置,与经典样式的直接电影不同的是叙事的非线性结构,此类作品可在某种程度上可读作“前直接电影”。如周浩的两部《差馆》,素材平行排列,类似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其中心设为盲点,边缘无限扩展;只陈述事实而不做任何评述,观点自我遮蔽,立场主观隐藏。丛峰的《未完成生活史》是此种样式的另一种呈现,片段式的无序拼贴和有序梳理,其逻辑程序却被内置于作者的心理层面。

进程2是对影像素材的有机罗列,即传统意义上的“直接电影”。季丹的《危巢》是近年来在这个层面上出现的最优秀作品之一,叙事沉着,力量内敛,以细腻的画面与精到的剪辑,呈现了一部教科书式的直接电影经典。

魏晓波的《生活而已》具备了直接电影的许多基本形态,但因其自拍模式,而很难摆脱自导自演的摆拍嫌疑,若称其为“伪直接电影”又似乎有失证据。不同的是,常河的《1350km》是一部主观视角的公路片,摄像机分别置于驾车者头盔(主观视角)和车把(反打自拍),以非常规的机位拍摄了几对民工夫妇自驾摩托车,驱车千里返乡过年的内容,过多的视觉预置亦使其偏离了常规的直接电影方向。

进程3具备某种说明文的性质,通常被写作为“科教片”,包含科学志、教育志、地理志、民俗志等各个书写方向,其中民俗志是人类学的影像记录方式之一,《砻谷纪》就是一部经典样式的人类学民俗志。作者鬼叔中通过一具已经消亡的脱谷农具——“垄”的重制再现历程,对正在消逝的农耕时代用影像记录了其中的某个细节。

进程4指向了口述纪录片的综合方向,也被称之为“民间口述史“,此类作品,最大限度上的尊重口述对象言说的完整性,叙述者是其中的影像主体。

从《三里洞》到《同学》,及至《瓦斯》,林鑫在他的“生存三部曲”中一直喜欢让许多采访者复述相同内容,导致重复叙述的超长篇幅,一遍遍的言说造成了沉重的力度叠加,使得真相以“拙”的美学方式得以呈现。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属性 非线性结构 同步进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