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作家为何迟迟缺席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 14:57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兰守亭

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坛上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每一次诺贝尔文学奖公布,都受到国际文学界的矚目,都会在世界文坛上产生巨大的冲击波。“诺贝尔文学奖” 最大的作用在于,它能使全世界的读者去关心和阅读这个语种或这个国家的作家和作品,通过作品认识或熟悉不曾了解的这个国度的人们的生活和习俗,树立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假如能够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让西方主流文学接受并认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中国 文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无论怎么说它有着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举足轻重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官方对文学质量评判的奖章,事实上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光环效应。中国作家迟迟未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主动地向西方世界推介自己的作品。

中国缺乏主动推介意识 总希望西方人来翻译自己的作品

中国不是没有伟大的作家,这几乎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但拥有数千年灿烂文化的中 国作家为什么在过去一百多年里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中国文学为什么迟迟不能走向世界,融入西方文学的主流中去?“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卓越的作家与诗人, 很少引起西方读者重视。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著作未被译成外文,向西方介绍、翻译的不够。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国际知名汉学家和翻译家马悦然认为:“最 主要是翻译问题,中国很多伟大的作品还没翻译成外文,因此外国人大多不能欣赏;有的作品翻译过,但不是译得不对,就是译得不好,使欧洲人误认为那些中国作 品没有文学价值。”如果出名的中国作家的优秀著作译得不好,不懂中文的外国读者从译文中就会看不出原文的文学价值。

自诺贝尔文学奖开始以来, 共有九十七人得到这个荣誉,其中法国作家共有十二人得过奖,居冠,美国则以九人居于亚军;再加上其他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瑞典、義大利、西班牙、俄 国、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等﹞,则欧美作家就占了七十一人,达四分之三比例,每四个得奖者就有三个人出自欧洲和美国。这就给人一种欧美中心偏见的感 觉。之所以如此,理由其实很清楚,就是因为非欧洲语言的文学作品开始被翻译成西方语言还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有相当多的杰出作品非常不容易被瑞典学院的院士 接触。

每次文学大奖没有中国的份,也就表明中国文学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文学界只是觉得很冤枉,却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没做到位。说得直白一 点,诺贝尔文学奖评审们只想图现成的。他们并不想为了了解中国文学,为了验证中国文学能不能获奖而花大力气来学中文。他们优先考虑的获奖作品肯定是他们熟 悉的作品,他们能够读的作品。

马悦然曾经谈到过,瑞典学院的院士们都懂英文、德文和法文。有的院士懂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和其他斯拉夫语 言,但只有一个院士懂中文,就是他自己。这就表明中国文学要向诺贝尔文学奖入围,只有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将国内优秀作品译成院士们及西方的读者看得懂 的语言,以此来接近和影响他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底蕴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可比拟的。由于语言的原因,也许瑞典皇家文学院 通过已有的翻译,对中国博大的文化和灿烂的文学了解只是一个皮毛。就连学贯中西的马悦然先生,由于自己精力和时间的限制,他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也是不完善 的,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把握住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现状的。况且欧洲人的汉语学得再好,也好不过中国人,就如同中国人的英语永远超不过英国人一样。中国人是汉 语的实践者,而西方汉学家则是汉语的旁观者。靠西方人掌握的那点儿汉语,是把握不住中国文学的精华的。中国人只有主动地展示自己灿烂的文化,才能让西方读 者心悦诚服。这就需要中国自己把作品译出去。

中国通常注重将国外的优秀作品翻译介绍到国内来,大的翻译家都在忙着将国外的作品翻译进来,却用 很薄弱的力量将国内的作家及作品向外推介,这些薄弱的力量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中国作品向西方世界介绍的不多,即使介绍了,也比较单一,只是国内某几个 较为出名的介绍了出去,形不成气候。西方不能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我们要加快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的进程和渠道。使中国文学尽快融入 西方文学当中去。进而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来了解中国的文学,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

中国人总是有一种依赖思想,不是主动 地向西方推销自己的作品,总是满足于在国内的成功及轰动,不去开拓国际这个大的阅读市场。中国自己不把作品译出去,总希望西方人来翻译自己的作品。有些中 国作家甚至认为,文学奖评选不应该依赖于翻译的作品,应该看原著。道理上说得过去,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授奖委员会的成员看不懂原著,这就把责任推到了授奖 者一方。结果还是中国文学受到冷落,长期这样僵持下去,吃亏的还是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

如何把自己国内优秀的文学作品翻译出 来,让西方世界了解,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语言障碍,作品不容易被西方世界的读者所了解,政府应全心全意支持这方面的翻译事业。在组织翻译的过程中, 要慎重选择翻译者,要寻找那些真正杰出、优秀而又真心喜爱所翻译作品的译者,只有这样的人承担翻译工作,译文与所译作品才能相得益彰。否则,拙劣的翻译会 让好的作品走调变味,会失去文学作品原有的思想和价值。外国人读到这样的译作时,肯定会有错误的理解和思考。找了不合适的翻译者,不如不翻译。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诺贝尔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