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鲁迅和胡适为何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2009年10月12日 10:36
来源:荆楚新闻网 作者:宋浩浩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927年,来自诺贝尔家乡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和他在近现代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科学家,与学者刘半农先生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知道此事后,于9月25日,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信中说: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鲁迅谦虚地说《小约翰》的作者荷兰作家凡·伊登也没获奖,谦虚地说中国作家都没资格获奖,包括鲁迅他自己,当时既然入鲁迅都“不配”,那还有谁配呢?鲁迅是个喜欢说反话的人,往往许多话要反过来理解,他“哀起不幸,怒其不争”,他说不配得奖,并不是真的自暴自弃,而是在激励中国作家要多努力罢了。鲁迅自己得不得奖无所谓,所以他便说“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名誉可以让之后来人,可谓用心良苦。

延伸阅读:

胡适拜见废帝溥仪曾引起哗然一片

《陈独秀致胡适书札》写了啥?

私人道德值得商榷 高一涵与胡适的同居传奇

梁漱溟:胡适为人有个弱点 就是怕共产党

斗士鲁迅换张面孔去恋爱:发誓不看女生自窗泼尿

让鲁迅兄弟反目成仇的日本女人

鲁迅跨越师生之情爱过萧红?

为什么苏雪林用大半辈子反对鲁迅

邵洵美悲惨一生的解读:他如何得罪了鲁迅

舒乙:鲁迅看不起老舍,但老舍一直很尊敬鲁迅

鲁迅之子周海婴:鲁迅和周建人重婚了吗

朱自清的71封肉麻情书:害怕整个儿变成你的俘虏

 

[责任编辑:严彬] 标签:诺贝尔文学奖 1918年 鲁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