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濮存昕让表演大改观 林兆华:戏剧的未来在东方

2011年11月22日 08:57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蔡华伟

站在中国美术馆前的十字路口,远远地就能瞧见马路对面的海报墙——快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地界了,这儿张贴的自然是演出预告。在传统剧和青春恋歌的拥挤中,这一张海报格外抢眼:一个大大的白色问号平铺在橙色的地面上,问号上面站着一位低头“坏笑”的老先生——戏剧导演林兆华,他脚下的问号上赫然写着:戏剧到底是什么?

这七个大字,正是从11月21日至12月18日,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主题词。从1978年做戏剧导演至今,排了30多年戏创排出50多个剧目的林兆华怎么忽然提出这么一个“原点性”的问题?

下午1点半,走进林兆华位于北京人艺的办公室,老先生一手端着大茶杯,一手拿着快翻烂了的剧本,一步一晃地下楼了——“我去排戏了啊!”

一楼排练厅,演员濮存昕已提前到场,他将是这部戏的主角伊凡诺夫兼联合导演。继1998年的《三姊妹·等待戈多》和2004年的《樱桃园》之后,此次《伊凡诺夫》是林兆华第三次排契诃夫的戏。作为邀请展中林兆华个人唯一一部新戏,《伊凡诺夫》的新意,也许就是林兆华对“戏剧到底是什么”的回答了。

“实际上谁不知道戏剧是什么啊?这个问题是我对自己说的。”林兆华坐在排练厅,“我觉得对自己过去的戏应该有一个自我否定,从零开始。我不是总说现在的戏太像戏了吗?我原来有些戏就是这样,特别唯美,忒甜,不好,太做作!这次《伊凡诺夫》从解读、表演到表现,都希望有原创性。濮存昕已经让演员的表演大有改观。”作为老搭档,濮存昕既是和林兆华一起前行的探路者,又是其艺术的解释者,有些林兆华和演员说不清的感觉,濮存昕可以说明白,“我们希望观众看完了戏,说:啊,戏剧还可以这样演!”

和许多导演不同,林兆华很少给演员说戏。但每当演员“掉进情绪”里,他就出其不意地递上一瓣桔子或拍一下肩膀,让演员再度保持起和角色之间的距离,这和他所追求的表演状态有关。如今,林兆华戏剧工作室的年轻演员已经习惯并咂摸出些许味道,就像演员何冰感叹:“没出过国的北京人会觉得国贸不错,你若去欧洲溜达一圈,回来一看就会觉得还是故宫好!对林兆华就是这种感受,现在慢慢地明白他的味道,跟他在一块排戏的感觉真是很好。”

虽然《伊凡诺夫》还未上演,我们无从知道林兆华究竟对“大问号”如何作答。但仅从邀请展上另外两台剧目——《寻源问道·裴艳玲》戏曲专场和《天津传世鼓曲演唱会》的名字上,就可以揣摩出林兆华理想中的戏剧和中国传统戏曲、曲艺不可分割。在1985年导演《野人》时,林兆华就提出要做“全能的戏剧”,在他眼中,传统戏曲应该是没有不能表现的东西。

上世纪80年代初访问欧洲,林兆华看了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海纳·穆勒的戏,也看了欧洲名团如德国席勒剧院、英国莎士比亚皇家剧院的保留剧目,不过正在导演起步阶段的他不仅不妄自菲薄,而且预言:戏剧的未来在东方!在他看来,西方戏剧表演单一化,中国传统戏曲与曲艺的舞台空间则拥有观演之间、演员和角色之间等多重维度并可自由切换。几十年来,林兆华的探索之一就是将传统戏曲艺术美学灌注到当代剧场。当观众欣赏到邀请展上的传统戏曲与曲艺时,或许会意识到眼前这一切和林兆华舞台艺术的基因暗合。

与此同时,林兆华以“戏曲发烧友”而非导演的姿态,给各地排了十余台戏曲,“警惕”着当前戏曲发展中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大问号”中的“戏剧”二字亦包括戏曲。

下午4点,工作人员正和林兆华商定接下来的日程,“21号装台,22号合成……礼拜三《一枝花》带观众连排……礼拜六老腔演员……明年4月大剧院留出了剧场……到澳大利亚带哪个戏去?……” 林兆华翻开日程表,最近两个月的格子已被粉色或橙色的字填满,就是明年4月的那一格也已留白不多——写不下?折起来找地儿接着填。

下午5点半,林兆华就带着年轻的演员们开赴另一个排练场,继续寻找戏剧到底是什么的答案。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林兆华 戏剧 演员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