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分析建筑业现状:砖头瓦块累积出建筑垃圾
2010年12月09日 16:24 凤凰网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文化讯 2010年12月9日新星星艺术节高端论坛在成都举行,主题为艺术的可能性,以下为刘家琨先生的发言实录。

刘家琨:在座的可能只有我一个建筑师,我今天用一种看图说话的方式,让大家了解一下建筑师是怎么想事儿的。
    刚才刘杰先生已经说过了我的一些爱好。我现在每年也参加两、三个艺术活动。我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想保持自己的敏感度,和其他的艺术家工作,这也有助于我的工作。建筑这活儿特别的累,有一句话说,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牲口使。建筑还有一个特点是一笔都不能虚,这是何多苓提出来的。建筑师做了大量的事情,由于其社会的综合性和技术的复杂性,往往使建筑师自己陷入专业人的技术屏障,使他们忽略了对社会,对人的精神感受层面的东西。所以,这也是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砖头瓦块累积出了很多建筑垃圾。刚才刘杰说,误入歧途,但是我觉得也是那样的一个生活滋养了我,很多问题在画画和写作空间里能够得到解决,比如说对社会的观赏,关于语言,想象力和分寸,其实在其他门类都可以得到训练,所以,我认为他们是相通的。下面我想讲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2003年完成的,是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当时是个非常私人化的活动,他们的老板喜欢收藏,但是在中国文物化是非常矛盾的,他一边说谁收藏谁受益,但又一边定义为非法的。玩收藏的规模一般要有一个博物馆,博物馆有相对的合法性,如果你在公路上拉一个石雕,如果你把博物馆的牌子拉出来,公安都会放行。这个博物馆的收藏品有一个主题,叫南传佛教,这个南传佛教是从南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一直到成都的府邸,这和我们一般所说的北丝绸之路是不一样的。由于这个项目要落到四川,四川自身有非常浓郁的地方风格,但是这样一个项目从根源上是个传奇,所以我一开始便不打算把它变成四川民居或庙宇式的东西,它其实是一个带有亚洲或国际意义上历史层面的东西。它的基地在府南河的上游,从都江堰下来,开始是这么一条河,后来就变成了他们污水的冰。一开始这么漂亮的一条河,流经了一段河道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它在非常具有川西平原的竹林里。这是基地挖出来的地层,按照我们的术语叫基地的基层,按欧阳江河先生的说法是基地的生理,他从小说话就比我精准,所以后来当了诗人。这是草图,不管怎么画都不具备画画的意义,它只是思索的一个过程。这个地不大。我怎样在一个不大的地里和不大的建筑上,让人们有一个浓郁且丰富的感受,我用了一个办法,从上面的东西到建筑,实际上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我让它绕来绕去,这个绕便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以不景易。这么一绕就绕出了一里路的行程,在绕的过程中,经过空地,颜色比较深的是竹林,经过了建筑之后,穿过树林到佛堂。空间里有不同的属性,像林间空地的空间,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大厅,进入室内再出来,在一些比较散点透式的空间,再进入竹林再出去,这样你的整个行程把空间的几个属性都过了一遍。
    其次,我有一个原则是一棵树都不看,因为本身就有很好的生态,我们很多学习景观设计的做了很多设计,总有一个设计过度的情况出现。其实经过我这么多年的设计,那些景观设计是捱骂的,但从来没有人骂树,因为树和水是人的栖息地。
    一般来说,我们是修一个房子在上面开窗子,这样形成内外的感觉,但是这个房子不是这样的。而是由很多的小房子和大房子组合起来。一边外面是外墙开一扇窗户变成内墙。因为我不开窗户,我靠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间隙来采光,这样便强化了空间的不同属性,这是建筑师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接下这个事情以后,我们到现场去做实地的调查。很多建筑师自己想象一个设置状态,让施工队照他的设想去修,但是我知道这个现实,由农村施工队来施工,你要了解你的制作者,所以我们便做了一些实验来了解这些人到底能做到什么状态,当代乡村里的建筑技术已经非常衰落了,这些传统工匠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割裂了我们这条血脉,我觉得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从城里面带回了很多城里面的缺点,推广到乡下去,做出更差的建筑来。我说过一句话,他出了错,你把他打死了又救活,他还是要出同样的错,那你该怎么办?你就得根据他的情况,像对待地里的庄稼一样来看待他们土生土长的技术。所以我便先做了一些实验,以此了解他们的施工水准,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施工水准重新做出设计。刚才我说了,这个房子是个传奇,它是收藏石刻的,所以,我想用混凝土的材料,因为它是人造纸,用它来和石刻呼应,但是当地的农民不会做浇铸,我只有在第一步让他们做熟悉的工作,即普通的砌砖,再把其当成一个模板,在木板里面浇铸混凝土,因为这个砖已经凝固了,很硬,最后便变成了复合的混凝土,就是砖和混凝土结合在一起的东西。这个在建筑史上,在学院派里是受反对的,但是我根据当下的现实来做这件事的。这个外面用木头来做,里面是砖卡,可以留下本身的纹理,留下了人工作的痕迹。这样一来,保温的性能比任何一个墙都好,它的造价也比较便宜。因为外面是比较硬的混凝土,里面是砖,这就像衣服的里子和外面一样。中国经常变化他们的使用方式,这样就可以结果随意开凿的现实问题。最后浇铸出来是这样的。我在做的时候忽略了农民的工艺,最后出来的状态是我喜欢的,我当时要求他们一定要砌直,我对此非常的满意。这是修成的外观,因为刚才我讲了,一条路通进来,通过林间空地等空间,这里有一条路,一直往前走,刚才那条路的左边是露天的展出。然后再转进来,就是一个板的递进。穿进这个竹林以后有一个廊桥,跨越了这个水塘才真正进入了这个建筑。这是廊桥,在两棵树之间寻找到了一个间隙,然后再走过去,这样一个廊桥是这样的,一般一个建筑会做一个宽大的台阶,让别人进,但我想不管你去多少人,只让一个人通过,这样的话让一个人面对他的关系,他的感觉也就不一样。无数的人都很喜欢这个走道,因为他可以一个人占据一段时间,如果人少当然更好。这是外观。这是反过来,从竹林里面走到这个房子里,反过来看外边的状态,你看这里都没有什么窗,其实都是房子与房子之间的间隙射进来的光,使大厅里有个室外的感觉,房子的间隙,不是内墙的状态,而是外墙的状态,以此改变空间的属性,改善陌生感。其实这些厅里面都是外墙,但它是室内空间。光有很多种属性,有直射的,有漫射的。它是一种漫射光,有光,影子会落在地上,这样就形成了成都平原的特殊性,它比较潮湿,比较暧昧,有一种雾气的感觉。这是一种光的使用,在墙下面开了一个洞,下面一个水池,实际上就把更明亮的房间的光通过水池反射到了另一个房间。这里有个天光。我们这个博物馆是不用空调的,你在夏天去那里,室内比室外低好几度。这也是环保的一大措施。自然光和自然风让人感觉已经足够了。这是内外的关系。这里的天光给了佛像一个合乎其精神的照明。(图)现在在扩建问题上,我想用当下基层资源来做,不是说用现在的东西就不能做出古艺,当代这个东西是根据时代运动的。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水泥制品。其次这是汉砖,古人是非常聪明的,这边凹下去,这边凸出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连接。用这样的方法,我用乡村的加工厂加工混凝土。做出这个房子以后,很多人去参观,由于人多了,他们便在旁边加建了一个乡村酒店。对建筑师来说,材料的属性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含义,材料的历史渊源。铁是什么,铜是什么,各自来自于什么东西。人是这样的,我们的眼睛,我们的意识可能已经非常当代了,但是我们的身体由于进化的原因实际上还是原始的身体。有些事你不一定能想清楚,但是你的身体一定很明白。在看到青砖以后可能会想起很多民居,所以我们的酒店便用了这种材料。这样的话更像居住的地方。这个房子后来得了一些奖,一个是美国商业周刊发的“好设计创造好效益”的奖项。针对这样的一个奖项,我觉得非常的有意思,把个人的行为转化成与商业密切相关的关系。好的,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韩宵宵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