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古籍善本"疗伤"难 破坏速度快修复难度高

2013年04月07日 12:01
来源:中国网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3-04-07 08:53  责任编辑: 任子鹏

民间修书多无建树 时间长难度大成本高收益少

古籍善本数量庞大,仅仅依靠公藏机构的修复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那么走社会化的道路又如何呢?记者采访后发现,这条道路也是障碍重重。

“修书”不挣钱

首先是修书利润低,民间热情不高。广东中山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本清末的书,中等破损程度,修下来需要一个多月,但只能挣到一千多块,付出和回报严重不成正比。”整个广州目前找不到一家对藏书者开放的私立修复机构。

材料需“特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包括国图、中山图书馆古籍修复所等机构所需要用的纸,走的都是“特供”渠道。

杜伟生告诉记者,市面上卖的宣纸是不敢用的,因为哪怕是所谓的“古法宣纸”也添加了一些化学成分,使得纸张呈酸性,用在古籍善本上,搞不好会把整本书都传染上“病”。因此,国图的修复用纸,都是工作人员“费了很大的劲”在贵州等地的深山老林里,寻觅到还保留真正古法技术的私人造纸厂,“特供”的产物。

除了纸张,糨糊也是个麻烦事。市面上卖的糨糊当然是不能用的,因为不知道里面会添加什么化学成分,对书构成破坏。公藏机构修书一般都得自己做糨糊,好在工艺并不难。但浓稠度的掌握也是一门学问,太稀不管用,太浓稠将来不好往下揭,违反古籍修复的“可逆”原则。

公藏机构对古籍善本的保存和修复环境的投入也很高。以中山图书馆为例,所有的古籍善本都被存放在24小时恒温恒湿的书库当中,入藏之初会被先放入零下40℃的冰柜中杀虫卵,修复过程中使用的水是被处理过的碱性水。这些“高档”的设备,财力微薄的私人修复机构基本上不可能拥有。

技能不过关

杜伟生坦言,他曾经见过不少由私人机构修的书,效果都不理想。“有时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他们要更多地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在材料、工艺的投入方面都会有所欠缺;但有时候就完全是水平不够,犯下无心之过,对古籍善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

杜伟生举了个例子:有些机构常在糨糊和纸张中加入矾,这样做出来的书平整漂亮,还能防虫蛀。“有些人认为这是古法,还申报专利。其实这种加了矾的糨糊具有腐蚀性,凡是被它补过的地方,都会变成暗红色——但是这种变化要到一两百年之后才能看出来。藏书家把书送到这样的机构修补,会觉得做出来的东西很漂亮,根本看不出有何问题。”

古籍修复师专业技能亟须提高

专业机构修复人员奇缺,力不从心,无法顾及民间藏品;而民间修复力量又非常薄弱,中国当下古籍善本的修复确实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对此,杜伟生认为,这由整个社会对古籍修复的重要性和修复技术认识不够所致,也与目前国内古籍修复教育偏低端化有关。

“古籍修复,上手很容易,一两个月就差不多可以了,但是要想做好很难,必须具备丰富广博的知识。国外古籍修复师一般都是硕士毕业,甚至有很多人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不仅要学习造纸技术发展史、印刷史、书籍史、修复技术、图书保护等专业知识,甚至还要进行素描、油画、水粉、浮雕、圆雕等绘画、雕刻技法方面的训练。国外古籍修复师的社会地位也非常高,是很受人尊重的职业。”

而在国内,院校培养的古籍修复师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在公藏机构,他们的身份也大都是“临时工”。整个社会对古籍修复重要性的承认度并不高。

“这些古书都是病人,修书的人相当于医生。如果医生没有从医资质,或者水平不过关,那就不是救人,而是在害人。”杜伟生表示,“所以我虽然一直呼吁古籍修复要走社会化的道路,但是走这条路必须有个前提——先建立起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认证制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