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传统节日民俗"复归"民间 专家:需增进文化认同

2013年02月06日 12:07
来源:中国网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3-02-06 08:59  责任编辑: 任子鹏

当代社会的心理困境与传统节俗的复兴传承

萧放认为,当代社会处在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影响最深刻的阶段,以欧美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全面进入中国,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几乎成为世人遵循的唯一价值标准,传统节日与节俗遭到冷落甚至破坏。本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年节,变成浮泛的时间单位,年的神圣地位严重动摇,人们对年的感知与意识则越来越淡,“过年没有意思”、“就是玩乐与睡觉”的观点正在被认可。

“在缺乏仪式的时代,人们失去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这是目前中国社会遭遇的最现实的心理困境。传统节日特别是年节,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集中而浓烈的表达。”

“今天我们特别需要传统节俗这一特定时间举行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节日仪式,增进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情感,激发民族活力,以拯救与整合精神萎靡、高度物化的当代社会。”萧放说。

他认为,对年节礼俗进行恢复和重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重视传统人伦礼俗的重建,强化它在凝聚家庭与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年夜饭必须在家里吃;重视祭祀礼俗的重建,通过祖先、天地的祭祀,强化人与亡故的祖先、人与自然的礼敬;凸显迎春礼俗,满足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需求。

在复兴传统节俗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礼仪内涵,又要重视行为。既要注意新风俗又要保持既有的节俗传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复兴与传承年节礼俗传统。而且,在家庭缩小、人们社会交往扩大的新时代环境,年节礼俗的重心应该有所调整,将家庭与社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张中江)

标签:文化 民俗 民族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