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杨佴旻艺术精神和美学散论

2013年01月08日 11:35
来源:艺术中国

三杨佴旻的作品有一股内敛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将人们感觉引向画家的内在心灵空间。杨佴旻所经历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将唯物史观推行到极至的环境,唯物史观作为在强加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使身处其中的几代人按照一个模式生活和思想,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说西方科学主义的唯物史观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出现,而使心理学方法开创出人类自我认知的另一领域,那么 始上个世纪八十年中国现代艺术中出现心理意识表达倾向就是艺术回归感性和个人性的一表征。这是典型八十年代艺术精神,杨佴旻的艺术是顺着这一精神拓展过来的,和八十年代的心理表达相比,杨佴旻所表达的显然就是成熟了心理素质,这其实是康德所指精神感觉的方式,精神感觉作为感觉的高级方式,是艺术表达进行哲学境界(美学境界)的前提。它已经和人的素质、人的文化和德性融合了,它所体现的是内心的丰富、自我的调节、内在精神的完善、内在的教养等。

“语言在思想中的作用”(赫尔德)。艺术表达语言对思想的作用什么,这是我在评析杨佴旻的艺术所感觉到的问题。在中国的现当代艺术的运动中,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很容易被轻视的一个问题。一般的情况是,人们强调精神而无视思想,它的后果是使得艺术的探索弱化甚至取消了纵深的维度,如是,意义、价值、艺术史认知、道德的律令等,都被艺术家淡忘了,其直接后果就是艺术的失盲,所以杨佴旻特别强调“起码的视野和胸襟”。

杨佴旻的语言,是有思想的语言,换言之,他的语言是思想—观念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可以在他的一些有关艺术思想的言论中看很得很清楚。因此他的这些言论就画家之言而论,就显得超越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而具有思想的意义和理论的价值。

但是需要指出的杨佴旻艺术的生成的第一性要素仍然是感觉和感性的经验,思想观念的进入所增色的是它的深度,这个深度是双重的,亦即精神的深度和形式的深度。

杨佴旻的艺术仍然在向他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延伸,在这个属于“他的史诗”的过程中,坦途和坎坷都是正常的,或许现当代不能用“完美”来评价艺术的至境,然而可以预设的是只有当主体和客体实现化一的时候,才是艺术的澄明之境——这即为哲学之境、美学之境。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