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画家范明正谈展览《过度》及创作观念

2011年10月12日 19:49
来源:艺术中国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关于展览和作品:

艺术中国:《过度》展览是第一次个人展览?

范明正:是第一个比较正规意义上的个展。

艺术中国:这个展览的名字《过度》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整个展览的准备过程。

范:《过度》这个名字是冯博一老师取的,实际上是两个“过度”,即“过度的过度”,其中一个“过度”是过分,另一个是衔接的意思。过度来源于不一般,有点过分,有点极端的意思,另一个是从内容上来讲有些病态(比如非典系列)

艺术中国:您收到的各方面评价?

范:目前来讲是肯定的。

艺术中国:影像感是您作品中一个比较鲜明的特征,在画面中经常用到镜像,您是怎么想到这种表达方式呢?

范:是自己的视觉积累。比如自己忽然从镜子中看到别人,就会为之一振、眼前一亮。又比如自己在洗脸的时候、或者看到孩子吹肥皂泡的时候,觉得很有趣,觉得可以运用在自己的画面上,这些都是第一直觉,那些因素那些趣味对自己的吸引,慢慢的就会转化到画面上去。

艺术中国:在您画面中那种烧焦的斑驳,气泡等,是一种刻意的经营,还是想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情趣?

范:镜面的斑驳残缺的感觉挺能吸引我,有一种不完整、残缺的,时间上的隔离感,老的旧的感觉。气泡的瞬间的美丽感觉,短暂、一瞬,稍纵即逝,能给我一种生命易逝感。美丽却是一瞬间。一个气泡破裂的一瞬间,这是能吸引我的一个东西。

艺术中国:您的非典系列作品延续了很长时间。非典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是什么原因使你长期关注这一主题?是因为更容易找到这种沉重感和恐惧感?

范:两个方面:一,我既然画它,就是我的这种心境没有过去,这种疾病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单单的非典的事件,它可以映射到我们社会的病态,或者是个人的在社会挤压之下的病态,这种情绪是非典的一个蔓延。二,是基于一种策略,一张画给人的感觉不是印象特别深,一个系列的画会加强人的记忆,重复一个符号给人感觉更强,重复的力量。目前这个系列我已经基本上画完了,不会再大批量的出现了。

艺术中国:《咔嚓》系列和《童话》系列,反映就你对社会题材的敏锐的观察力 和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思考,在你这个主题选择上,你认为是否准确表达了你内心想表达的东西?

范:《咔嚓》基本能让大家一眼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童话》没有表现的太成熟,我还会做一些延伸,能够让它再纯粹一些。《童话》的图式不是特别成熟的图式,《童话》我会对它做一些减法,目前有些太复杂了。

艺术中国:郑乃铭的文章中,盛赞了《非典》系列,认为《童话》系列有些刻意,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范:我认同这种意见,我也特别感谢知心朋友给我的真心建议。《童话》系列图式有些过于直白。目前我这个系列还没有完,只画了4张,我会把它做的更完美一些,做些减法使之更纯粹一些。我会把《童话》系列的道具尽量减少,做成一个道具很少的肖像;也可能会运用一些镜子或其他来转换一下;虽然童话的图式不是一个很完美的图式,我会把它完善,但是童话中一些脸的表现,一些局部的表现是我技术上的最高点。

艺术中国:由《童话》这个题材所引出的网络和消费社会对年强人的负面的影响这个主题你揭示的是很深刻的,你是怎么看待当下年轻人在网络和消费世界中沉迷的现象。

范:这些事情都是我身边的人的一些故事和给我的直观感受,这个时代给他们沉重的压力,压力来自社会,更多的是来自道德的破碎,价值观的破碎,让年轻人无所适从,这是最核心的,虽然物质上的压力是重要的,但是价值观的打碎更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和被社会的抛弃感。贫穷不怕,物质条件匮乏不怕,但是心里的理念和信仰要有。

现在的年轻人心里只有钱,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在这个年龄段得到那么多的物质回馈。钱就是他们的信仰,没有钱就没有信仰。所以他们的挫败感很大,他们只能通过像网络、自我照镜子、童话式的玩偶来让自己获得一些寄慰弥补。至于怎么改变,我想呢让他们自己去改变很难,还是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群体的改变,建立信仰和价值观。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