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台湾60年传统教材将引进大陆 “中国”曾改“中华”

2013年05月22日 08:33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 中华书局将出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 先在复旦附中等高中试用,后适时推广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用22个单元讲解“四书”的内容。

杨伯峻《孟子译注》

杨伯峻《论语译注》

在台湾使用了60年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即将引进大陆,中华书局将在此教材基础上进行修订出版国学和传统文化教材《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教材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早报记者昨天从中华书局方面得知,该教材最早将于6月底出版,并首先在北京四中、上海复旦附中等合作高中试用,之后再推广到其他教育机构试用。

《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底本在台已使用60年

5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两岸高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上,中华书局对外宣布了引进并修订《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消息。中华书局对外介绍,引进版教材与原教材在内容和体例方面基本一致,《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分上下册,上册为“论语选读”,下册为“孟子选读”与“学庸选读”,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面向高中学生进行分类讲解,分为22个单元,共计选入《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中庸》4章。每个单元之前均附有“引言”,之后则设计有“问题与讨论”,各章中还穿插大量“章旨”、“注释”、“解读”、“相关名言”等板块。教材在编选上打散《四书》原有篇章次第,改采分类编辑的形式,多选择为人、为学、论仁、士、君子与小人等主题,讲述道德修养、教学、伦理、政治、礼乐文化等内容。

大部分单元后还列有“今人今事”与“历届大考试题”。在“历届大考试题”方面,原教材仅选择台湾地区高中大考试题,引进后的教材则改为以内地的全国高考试题、地方高考试题以及高校自主招生试题为主,更符合内地的教学实际,同时部分地辅之以新加坡、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的相关试题,用以拓宽学校和学生的视野,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运用与解题能力。

在两岸高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上,中华书局方面表示,以该教材为载体,中华书局将与北京四中、复旦附中、合肥一中、华南师大附中等一批全国知名中学共建中华传统文化(高中)教学研究基地,并将逐步建立面向全国中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体系。由中华书局引进的这套教材也将首先在这几所高中进行试点使用。

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昨天向早报记者介绍,即将出版的《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是在台湾版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底版上进行修订后完成的。而台湾地区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是一套拥有60年历史的国学和传统文化教材。台湾地区从1954年开始在高中课程中安排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与《高中国文》并列,属于必修科目,并编有教科书,内容主要涵盖传统儒家的经典——“四书”。2006年,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在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政策下,废除《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为平息反对声浪,将科目改为《论孟选读》,但由必修改为选修,教学课时也大幅减少。2011年,由董金裕担任召集人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课程大纲修订小组,经不断努力,终于通过课程大纲,将该课程由选修恢复为必选(基本等同于必修),将课程名中“中国”一词改为“中华”,《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从2012年9月起正式实施。这套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教材和相关课程,使台湾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基本都能掌握基本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知识。现在四五十岁的台湾人,对“四书”内容基本烂熟于心,这门课和这套教材功不可没。

先试点全本后推广减缩本

祝安顺这些年一直从出版方向做推广国学的工作,他和他的团队从2009年起就开始做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和教材,“当时我们注意到,各地的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比较多,所以我们的工作主要在各地小学开展,我们认为因为课程压力,在高中开展是不太可能的。”祝安顺说。

后来祝安顺和他的同事慢慢发现,国内一些知名高中其实早就开展了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比如复旦附中从2007年前后开始开设这一课程,北京四中大概是2006年,尤其是北京四中,还配备了专门的教师、教室,并自行编写了教材。合肥一中甚至把国学课程作为该校的特色加以宣传。“我们意识到,在高中开设国学和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是可行的,也是有需求的。当时我们就想到是否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一起编写一套相关教材。后来我们在相关的调研过程中得知,类似的教材在台湾已经很成熟了,也就是这套《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在台湾,80%的高中都是用这套教材。”

中华书局就以台湾的这套教材为底板,邀请相关专家和高中一线教师进行审定和修改、改编,并改名为《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按照祝安顺的说法,《中华文化基础教材》首先将在合作高中进行试点,通过与这些知名高中的合作来检验这些经典教材,“我们目前有一个教育部的课题,用这套教材进行教学实验,然后会跟教育部和省市教育局、教委进行沟通,分享成果和问题。”教学试验中,祝安顺说,他们会再吸收一批高中加入其中,合适时会在各省市推广。

祝安顺介绍,按每学期上课16-18周、每周1课时计算,该教材可供使用两个学年;按每学期上课16-18周、每周2课时计算,该教材可供使用一个学年。

根据中华书局的介绍,目前的第一阶段是出版《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同时制作学生读本和教师读本,供合作学校使用。到第二阶段,中华书局会根据这套很厚的教材制作一个缩减本,希望能在各个中学推广,到明年9月还会推出一本大众读本。

中学语文老师如是说

合肥一中年级部主任尤光雷这些年一直在该校致力于国学教学和推广,他也参加了几天前在北京的会议。尤光雷昨天对早报记者说,他之前看过这套台湾的教材,但他的观点是,“国学教材的版本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平时谁在教,教什么。由于这套教材是在高中里用,我的一个观点是,千万不要把这套教材和国学普及课当作语文来教,这样就丧失了教学的意义。”据尤光雷介绍,合肥一中已经编写了自己的国学教材,所以中华书局这套书,“将来会成为我们国学教学的参考教材,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如此。”

黄胜是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语文骨干老师,她也代表该校参加了之前在北京的会议。她告诉早报记者,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已经跟中华书局签订了共建协议,所以等书出版之后,应该会试用这套教材。黄胜介绍,她在华南师大附中也开设了国学经典选修课,一般放在每周六的上午,“本学期开设的课是国学经典导读和《论语》前五章导读,这时中华书局找我来帮助修订这套《中华文化基础教材》,我参与的部分也是《论语》。所以我拿到了他们提供的台湾版相关内容在课堂上试用,一边编一边教,效果是非常好的。”黄胜说,普通的教法是一则一则教授《论语》语录,而这套教材是重新编排分门别类,使学生更容易使用。

黄胜老师介绍,平时上国学和传统文化课程,教材是一部分,但她认为,重要的是如何把国学内容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把语录强加给高中生是不容易的,这套教材引进过来后,需要突破传统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是背诵,应该把国学内容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黄胜老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每节课都有3-5分钟的国学课前演讲内容,这学期的内容是《论语》,她让学生朗读并提供学者的解释,“也提出他们的理解,学生往往更感兴趣的是他们自己对《论语》的理解。我的设想是,将来语文课采取4+1形式,每周有一节语文课专门以这套中华书局的教材为基础教授国学的内容。”

常用典籍版本推荐

中华书局版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四书五经译注(套装全9册)》, 邀请专家对儒家十三经分别作了深入浅出的注释和今译,汇为《十三经译注》。后出版社从《十三经译注》中选出四书五经部分,合为一编,名为《四书五经译注》。该丛书由程俊英等学者编著。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较简明易读,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中华书局出有简体字版和繁体字版。

《大学中庸译注》以《礼记》研究专家王文锦的《礼记译解》为基础,精选了包括《大学》、《中庸》在内的十四篇文章,重新编排,采用横排简体,使广大读者在《大学》、《中庸》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礼乐制度和儒家的基本思想。此书由中华书局于200年8出版。

研究老庄的专家陈鼓应分别著有《老子今注今译》和《庄子今注今译》,是较好的通俗读本。前者由商务印书馆于2003年出版,后者由中华书局于2009年出版。

《诗经》也是常用的典籍,程俊英的《诗经译注》通俗易懂,适合入门阅读,此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而程俊英与蒋见元合著的《诗经注析》学术性较强,适合进阶阅读,该书由中华书局于1991年出版。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台湾 中华文化 四书集注 四书 四书章句集注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