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郭晓光:没经过痛苦和磨难 就没有资格谈论人生
凤凰网:郭老师是军旅作家出身,其实这一段,可能我们大家对军旅有一种比较特定的认识,觉得可能会更加主旋律一些。但是我们从您的作品可能看出更多的一些灵性的东西,所以我们想先从您的经历聊一聊,比如在1968年,您才17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边防参军了。
郭晓光:1968年初,我原来是北京25中,那个时候好像是为了提高部队文化水平,因为接触到逐渐高新的技术,所以首次在北京征兵,就是城市兵。我们学校是有50个名额,但是当时光荣榜公布出来以后,没有我的名字,我当时也处在一种对未来(迷茫的状态)。文革那时候你们可能也没有经历过,就是对未来不像现在这么明确。然后没有我的名字,我们那时候都参加红卫兵组织,就在他们临走的头三天,我把三块黑板连起来,连写带画-“热烈欢送红卫兵战友走进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当时那种特定的政治环境,有那种特定的政治热情。结果呢,带兵的这个部队的同志,就问其他人,说这个黑板是谁写的,谁画的,一下就把我招出来了。这样的话,他就给换了。
凤凰网:换另外一个人了?
郭晓光:就把另外一个人换下来,把我换上去了,就因为这个黑板。其实当兵在我人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我做思想准备的时间只有十个小时。怎么讲呢,比如说明天凌晨四点钟就要到武装部集合,头一天晚上五点我才知道,我们同学告诉我,说又换了,给你换上了。你想想,什么准备都没有。
凤凰网:那您当时,实际上您写那个,特别感兴趣您写那个黑板报的时候,您是个什么心情?是不是有这种想法,通过这个手段。
郭晓光:没有,没有。
凤凰网:发自内心的想送别他们?
郭晓光:对,因为当时我父亲在总参二部,当时也有消息说总参内部也要征兵,所以没有太当回事。早晨四点钟也没有车,我记得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到了东城区武装部,然后到车站,最后坐了几天几夜闷罐车,一直到了甘肃的张掖,那是我们新兵团训练的地方。然后到了新兵团,因为就是冲着这个字和画,给我要去的,所以到了新兵团,肯定不会让我闲着。忆苦的时候,让我画忆苦画,就是根据战士们,这些新兵他们听爷爷奶奶讲过去一些事情,然后把这些情节用线描给画出来。
然后新兵团结束以后,分到基地,基地就在戈壁滩了,当时正在搞所谓的形象化的“三忠于”,你们都没经历过,就是到处都是主席像,侧面主席的版画像,要不就是葵花,要不就是那些标语,都给它形象化。然后我去了,我觉得这是到基地以后接受的任务,就是先画一个不算太大,大概有3米×2米多,在墙上,拿水泥抹上那么一片。采用方格放大法,可能你们不搞美术不太清楚,比如说这是主席的照片,然后有一个透明的薄板,上面有经纬线,然后都编着号,把它覆盖在照片上面。然后在上面就是用弹线,也相应的和透明板上的这些经纬线一致,编号一致。
然后这样的话,每一个格里的那一部分,线条就很好处理了。这是方格放大法,然后就开始画,虽然形象准确,采用方格放大,但是色彩得你自己弄。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因为我第一次画那么大主席的油画像。
凤凰网:您17岁就能独立创作了,花了多长时间?
郭晓光:大概是七、八天。
凤凰网:完全没有任何人协助您?
郭晓光:没有。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