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的代表性名作之一。在照片前景中,一位跳跃的男子的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相映成趣。 像这样的拍摄瞬间,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抓拍是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196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明星玛丽莲·梦露,拍摄者抓住了她美丽与娴雅的一面。 布列松还拍摄过马蒂斯、杰奎玲·肯尼迪、T.S.艾略特、杜鲁门·卡波特、可可·香奈尔和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等名流,并展示出了他们更“本质”的一面。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一个男孩两个手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去。人物的情绪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在布列松看来,“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图片来源:东方早报)
奠定现代新闻摄影的基础
1930年,布列松参加了法国陆军非洲军团,到达非洲西部的科特迪瓦。那时,布列松带着一部布朗尼(Brownie Box)相机。就在交替使用枪支和相机的过程中,让布列松形成了独特的“抓住瞬间具有意义画面”的摄影理念。布列松回顾说,两个“shooting(‘射击’和‘拍照’的英文)”是一回事,都是“踮起脚尖,小心靠近——哪怕目标是一个静物……还要有天鹅绒般光滑的手,老鹰一样的眼睛——这是我们(摄影师)应该有的全部”。
于是,这位羞怯、热情的法国人,毕生带着他小巧的、35毫米的徕卡照相机走遍了全世界,对他来讲照相机就相当于一把手枪。布列松很少在照片被影印出来前仔细审查照片,也拒绝裁剪自己的照片,他的工作方式就是聚焦于按下快门的那个时刻,而这也开创了摄影史上有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为现代新闻摄影奠定了基础,实际上,这个职业领域可以说是由他创造的,在他之前,摄影仍停留在矫揉造作的沙龙作品中。
在布列松的镜头下,一些这样的瞬间小而甜美:一个在水塘里划船的男人;拥吻的情侣;骑着自行车的男孩。但另一些则见证了20世纪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德国占领法国、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大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在1945年,他曾在德国记录下二战后的德国。在1948年,他在上海拍下解放前的某天,市民们纷纷冲进银行抢夺黄金的情景。他拍下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他拍下了被暗杀前一刻的甘地,并用相机记录下了他的葬礼。
在此次的展览中,策展人Galassi努力将各种题材的照片按照时间分类整理,这使得展览本身在新闻现实的残酷和生活本身自然的魅力间取得了某种平衡。但或许你会觉得仍然缺少了些什么。或许是某种持续性的关注。所有的照片都是单独的、各管各的、各种题材的。拿同时代的欧洲摄影师罗伯特·弗兰克来说,同样来到美国,布列松总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使命、有着紧张的交片期限,而罗伯特则由基金会赞助,用一年的时间拍摄了83位美国人;布列松交片即可,而罗伯特则全程自己编辑。罗伯特最后完成的那册《美国人》摄影集有一种内蕴的情感爆炸力。而在布列松的展览上,摄影作品之间往往各自成立,因此观点和情感被分散和稀释。
然而,这或许正说明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取向——罗伯特倾向于压缩、删减,创造整体重量,而布列松要的是不断地前行、捕捉,拍得越多越好。而这也成为新闻摄影的特征所在。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