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作品《中国梦》随神十游太空

2013年08月07日 11:3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李洪海与恩师启功先生在一起

李洪海与恩师启功先生在一起

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完成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后,返回舱于6月26日顺利返回地面。随后,在中国航天控制中心举行的返回舱开舱点验仪式上,著名军旅书法家李洪海先生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中国梦》在搭载物品中,格外引人瞩目。这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是李洪海先生应中国航天控制中心之邀,专门为“神十”发射而精心创作的,经过层层筛选,严格审查,最终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这件寄托了中华民族美好愿望的书法作品,伴随“神十”遨游太空,并与3位航天员乘返回舱一起安全着陆。

童年时代就怀揣当书法家的梦想

1946年1月,李洪海先生出生在天津武清县东马房村,当时归河北省管辖。武清县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逢年过节,家家贴春联,户户立宗谱,造就了刘炳森、刘继瑛、石宪章、孙伯翔等书画名家。李洪海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但妈妈将他引上了书法艺术之路。在东马房村,不管谁家婚丧嫁娶都要请程先生写礼单。他是村里的会计,颜体字写得很工整,全村人都对他很尊敬。在李洪海7岁时,妈妈就给他买来笔墨纸砚,让他写毛笔字,鼓励他将来成为程先生那样的文化人。李洪海说:“在我的童年时代,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就怀揣着当书法家的梦想。”

1963年初中毕业后,李洪海先当了半年小队会计,后调到大队与程先生一起当会计,可以经常向他求教毛笔字。当时因工作需要,李洪海经常刻蜡版印材料,字体是长仿宋和魏碑体,并很快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在家乡这段练字经历,为李洪海走上书法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中国梦》行书 李洪海作

《中国梦》行书 李洪海作

师承书法泰斗启功先生

1965年9月,李洪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先在连队里当战士,由于字写得好,连指导员派他出黑板报,并很快调入电话班。不久,师部干部科派人挑选一名抄写档案的战士,李洪海因钢笔字写得好而被选中,两年后被提拔为干事。当时师部干部科的隔壁是宣传科,宣传科干事王永祥会画工笔画,还负责装裱字画,启功先生的作品经常由他装裱。在众多书法作品中,启功先生的字熠熠生辉,以其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李洪海的心灵,于是产生了拜见启功先生的愿望,并得到王永祥的大力帮助。

1970年6月的一天早晨,李洪海在王永祥的引荐下,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小乘巷启功先生的家里。当时启功先生刚刚起床,正在拿桃酥蘸开水吃早点,李洪海惴惴不安地向他提出学习书法的请求,没想到启功先生欣然同意,并当即为他书写一副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月后,李洪海又去拜访时,启功先生开始指导他写字,并送给他一些字帖。从此,李洪海正式走上书法艺术之路,那副对联也成为他的座右铭。

李洪海深情地说:“启功先生的字写得好,学问大,人品好。他对中国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荣膺中国文联兰亭终身成就奖,这是伟大时代对他老人家的充分肯定。他不仅教我书法,还教我做人。我对恩师感激不尽!”启功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他幼承家学,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来又受教于陈垣先生,深得考辩之学的要领及“竭泽而渔”的治学精神,走上了专业规范的治学道路。伴随多年的教学实践,他对古典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宗教学,也都有广泛的涉猎与研究。启功先生经常戏称自己为“杂货铺”,实则是学识博大精深,而且能打通各学科的界限,堪称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讲究师道,重视师承,其传承手段大多靠口传心授,书法也不例外。上世纪70年代初,当李洪海拿着自己写的一幅字请启功先生指教时,他要求李洪海牢记两句话:“有钱买帖,有暇看帖,有纸笔临帖。字体结构要上紧下松,左紧右松。”1987年夏季的一天,李洪海求教启功先生:“练书法有什么绝招儿吗?”启功先生告诫他:“一是临帖,二是临帖,三还是临帖。我发自肺腑地告诉你,我的书法就是临帖临出来的。”这是启功先生长期书法实践的经验总结,遵循启功先生的教诲,李洪海经常夜以继日地临摹《冯承素书王羲之兰亭序》《智永书千字文》《怀素书自叙帖》,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达到一定水平后,他又开始临摹真、草、篆、隶各类名家字帖,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1983年,李洪海考取了徐州工程兵学院,在上学期间又与河南篆刻家岳建平保持通信联系,并向他学习篆刻艺术。1986年毕业前夕,李洪海在解放军工程兵学院第四届美术、书法、篆刻展览上,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和篆刻作品二等奖,获奖作品送往北京展出。启功先生得知李洪海获奖后非常高兴,并鼓励他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当时,军事博物馆正在筹备“祖国在我心中”书画展览,启功先生给军博领导写了一封亲笔信:“兹有总参工程兵部李洪海同志,平素爱好书法,苦练颇有成效。闻军博筹备此展览,颇愿有所效劳。窃念此种工作,总以艺术内行为宜。将来经过此段工作,可作长期正式工作之可靠考验。当今一切人才有待开发,需求人者苦于少所了解,且苦于无处寻找。有才力者又苦无效劳门径。因此功愿介绍,穿针引线,如能工作得人,人才得用,是甚慰者也。”经启功先生引荐,李洪海很快被调到军博工作。启功先生还多次对他说:“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乃人生最大的幸福。”

2002年,李洪海在家乡建立一所希望小学,东马房村村干部专程来到北京请他题写校名。李洪海考虑若由启功先生题写校名会更有意义,于是向他提出了这个请求,启功先生没有任何犹豫便欣然命笔。提及此事,李洪海仍充满感激之情:“启功先生年事已高,眼睛又不大好,能无偿为一所小学题写校名,非常令人尊敬。这所希望小学的学生要倍加珍惜他老人家的深情厚谊,倍加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他老人家的关爱。”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游天 1983年 1986年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