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出土一块清代石碑 碑文劝世人珍惜粮食
近期以来,全国下上掀起一股“光盘行动”风,倡导吃光盘子里所有食物,在外吃饭要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其实,清朝也提倡过‘光盘行动’!”昨日,浏阳市普迹镇的丁女士说,她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块清朝的残缺石碑,碑文大意就是劝诫世人要珍惜粮食,不抛撒,不浪费。
碑文刻于清嘉庆年间
丁女士是普迹镇新街社区居民,去年年底她家在浏阳河畔开建新房,取土填地时,在黄土中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
这是一块残缺的青石,能够依稀看到上面有文字。丁女士用水将石碑清洗出来后,发现碑文落款是“嘉庆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降笔”。但石碑残缺了半块,文字不是很完整。
嘉庆九年即1804年。丁女士将石碑保存在地下室,“我觉得还是应该好好保存起来,当做‘镇宅之宝’。”她说,黄土是从普迹镇老政府那边取来的,这块石碑残缺的部分应该还在原地,“如果有人发现石碑的另一半,可以与我联系。”
碑文劝人不要浪费粮食
石碑长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虽然这块石碑右上角和左下角残缺,部分文字已经遗失。但在保留下来的文字中,仍可辨识出“一粒谷,千滴汗”、“今世贱,来世无”、“落沟坑,天地恨”、“前半富,后半穷……此际悔不赢”等字句。碑上右上角依稀可分辨出“重五榖文”字样。
“我也不知道‘五榖文’是什么意思,但通过查字典后,明白了‘榖’字就是‘谷’字的繁体字。”再通过对碑文中残缺文字的推敲,丁女士认为,碑文的大意应该是呼吁人们珍惜和爱护来之不易的粮食,“但我也不知道这块石碑的具体意义所在,想请专家鉴定一下。”
“五谷劝世文”确属罕见
丁女士的猜想,得到了浏阳市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任新民的认可。他在详细查看了记者提供的石碑照片后表示,碑文属于当时比较流行的“劝世文”,一般由当地乡绅官员设置在乡村道路旁,用于告诫世人的一种道德规范。“‘劝世文’碑在浏阳发现得比较多,但多半都是一些乡规民俗,这种劝导世人珍惜粮食的‘五谷文’还是第一次发现。”任新民表示,“重五榖文”上面应该还有一个“敬”字,因为石碑右上角残缺,导致“敬”字缺失。
任新民说,“前半富,后半穷……此际悔不赢”的意思就是富有时不爱惜粮食将导致贫穷,到时将悔之不及,确实与今天“光盘行动”的主张相近。
延伸阅读
雍正帝曾颁旨
重责弃米谷者
任新民表示,清朝许多皇帝对粮食都十分看重,厉行节俭成为当时自上而下的一种社会风气。
史料表明,雍正帝曾专门为处理剩粥剩饭和反对浪费粮食先后颁发了两道圣旨。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帝下圣旨说:“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圣旨将剩粥剩饭如何处理,交代得详尽备至,并厉言告诫,违者必与治罪。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针对剩饭被“抛弃沟中,不知爱惜”的现象再发圣旨,强调“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如有轻弃米谷者,重责四十大板”。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