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最早是用来吓唬小孩 睡美人惨遭父亲强暴
“孩子们,让我们关上灯吧,爸爸要给你们讲几个可怕的故事了……”这是《西方文明另类历史》一书中,作者介绍童话诞生时所用的开场白。
现代人说起童话,总是觉得温情脉脉。其实,可怕、恐吓小孩、警醒少女——这才是童话故事诞生的初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应该就是“黑童话”。
初期的童话都是黑童话
现代童话故事几乎都是大团圆结局,都有一个“happyending”。但是童话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曲折的情节和阴森的结局。最老的童话,已经经过了2500多年历史,比如“灰姑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在经过了700多次改编后,“灰姑娘”才最终变成了现在这样毫无血腥感觉,甚至还带有一些柔情的故事。
世界上最早的童话故事得益于两个人,并非我们所常说的格林兄弟,而是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法国人。最开始是一位意大利人,名叫乔姆巴蒂斯塔·巴西尔,他写过一本名叫故事集的书,用西西里一带的方言编成的50篇故事,发表于1636年。这本书被称为《五日谈》。另一个法国人查尔斯·佩罗特则于1697年发表了一本故事书,里面有8个小故事。令人吃惊的是,其中7个都成了经典故事:“灰姑娘”、“小红帽”、“蓝胡子”、“穿长靴的小猫”、“睡美人”、“钻石与青蛙”和“大拇指”。这些故事都充满了血淋淋的情节,尤其是“蓝胡子”,更是充斥着血腥、暴力和不信任。
但是在后来的数百年间,这些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已经面目全非。据《西方文明另类史》的作者称,这是因为所有的童话编辑者一向都是随便改动故事的,在他们看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现在常常在儿童故事碟片中听到的“三只小熊”的故事,就经历了各种改编。这个故事最初出现时是为了警醒那些不乖的小孩,而且在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中,那个金发小姑娘其实是一个牢骚满腹、无家可归的老妪。经过了将近100年的时间,她‘变’成了一个满头金发的小偷。英国桂冠诗人罗伯特·萨雷在1837年出版了他自己的版本,其中道德取得了胜利,因为喜欢偷盗的老妪被抓住了。萨雷的版本出版以后10多年,一位编辑将故事中的老妪改成了银发女郎,因为他认为,各种故事中有了太多丑恶的老太婆的形象。银发女郎在1918年又变成了金发小偷,因为编辑者们认为,应该吓唬一下小姑娘们,告诉她们不要随便到陌生人的房间去。就这样,专门吓唬小姑娘的童话故事从此产生了。
同样的故事还有“小红帽”。在1697年查尔斯·佩罗特的版本里,同样是讲一个天真美丽的姑娘被狼骗了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猎人回来把大灰狼的肚子剖开,把小红帽和外婆从大灰狼的肚子里救出来,只是倒霉的小红帽被吃了,而大灰狼逃之夭夭。佩罗特在故事的结尾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特别是一些脸蛋生得很漂亮,身材也很好看的姑娘——她们总是不小心,什么人说的话她们都信。”他还说:“最危险的狼,就是那种文质彬彬、温柔浪漫和模样可爱的狼……这些狼喜欢在家里接待女士,也喜欢在街上向小姑娘问好。”
至于“蓝胡子”,它在变成格林童话的时候就被很多人抨击其中的血腥和色情的场面,尤其是“蓝胡子”的牢狱里,关着他众多前妻的尸体,无一不是血淋淋的,书中的描写即便是在今天也会被归为限制级。“蓝胡子”,最终能够被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真是让人很难想象。
童话的出现意味着民族觉醒
事实上,童话故事的兴起往往是一个民族觉醒的标志。所谓真正的童话出现,往往是在文明社会才会有的现象。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儿童文学的人,将童话故事称为是滋养全人类心灵成长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童话出现之初都是“黑童话”,是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孩子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待遇,而是被当作小大人来看待。因为居住条件很差,孩子们从小就看到很多醉酒的丑态、游手好闲的人、打斗等,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双手沾满鲜血,在厨房里开膛破肚、剥皮取脏,用动物做一顿美餐。而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传统社会中,儿童是被漠视的,甚至成年人认为,儿童太像小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詹丹在接受采访时就称,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对儿童的最高评价是“少年老成”。《世说新语》中写的小孩子,凡是成功的、优秀的小孩子,都是像成年人一样。而且默认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度的孩子才是值得一写的。所谓“童心”也是贬义词——在汉代作品中提到“童心”指的是人“无成人之智,有儿童之心”。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根本不可能有给儿童看的文学作品。比如《千家诗》也是从成人的作品中挑选出来一批看似适合儿童的作品合集。而在欧洲,也没有专门给孩子看的童话,大部分都是民间故事。
直到安徒生童话集,才开始有了专门的文人童话,但也并非全部,比如安徒生的《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就是民间故事,而《丑小鸭》就可以称为文人童话。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创作文人童话,但初期也是阴暗的黑童话,比如王尔德,可以算是文人童话的先驱之一了,他创作的各种童话就有非常阴暗的情节。爱伦坡也写过各种童话,更是情节阴郁,甚至连光明的结尾都没有。很多时候,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从文化的解读上也并不那么温暖,比如马克·吐温写的《哈克·贝利历险记》被海明威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是第一部用美式英语写的作品,其中加了很多黑人的土语。整部小说虽然感人,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性的温情,直到被改编成电影和动画连续剧后,才显得温情脉脉。西方世界中,真正的“正能量”温暖童话直到上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
其实,一个民族的成长与儿童地位的确认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不把儿童区分出来,就不能把成年人区分出来。而在中国,即便“童话”这个词,也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是从日语中音译过来的,是“五四”时期对儿童自由精神的追求。那一时期的中国很多作家都进行过儿童文学创作,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写的散文。包括茅盾也改编过神话故事。直到那时候,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关新闻: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