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北京直立人可能是食人族 曾与硕鬣狗争抢尸体(图)

2012年09月24日 08:3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董子凡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今天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体型不输于狼,强有力的大嘴可以咬开骨头,成群结队时就连狮子都要退避三舍。而几十万年前北京直立人面对的,是更加可怕的对手——中华硕鬣狗。

中华硕鬣狗的身长接近2米,肩高1米左右,体重估计可达100多千克,与狮子一般大。龙骨山出土的硕鬣狗化石至少代表2000多个个体,显示它们当年香火兴旺。

与斑鬣狗相比,硕鬣狗不仅个头大出几圈,而且身体结构显示了更强的咬力。它们的上下颌咬合时如同一把大钳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咬碎骨头、吞食骨髓。

“形态结构分析显示,硕鬣狗应当比今天的斑鬣狗更近于腐食习性。”曾多次参与龙骨山化石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金毅研究员介绍说。

斑鬣狗经过人们的多年研究如今已经“平反”,动物纪录片中经常可以看到鬣狗群捕杀斑马、野牛的场面,而不是整日捡拾狮子的残羹剩饭。但硕鬣狗身躯太笨重,不适合快速奔跑,因此很可能就是以食腐为主业的——当时的北京地区有丰富的周口店犀、三门马、大角鹿等大型草食动物,而虎、豹、巨颏虎等其他猛兽在硕鬣狗面前体型并不占优。

研究者推测,“身大力不亏”的硕鬣狗凭借个子大、数量多的优势,在原野上横行霸道,从其他猛兽口中抢夺猎物,扮演强盗和清道夫的双重角色。由于腿短不便长途跋涉,它们可能会跟着秃鹫等食腐鸟类,或者利用出色的嗅觉和听觉找到尸体。

另外对史前非洲的硕鬣狗化石分析显示,它们喜欢啃咬猎物四肢的骨头,吞食里面丰富的骨髓。这或许也能解释北京直立人的肢骨化石为何这么少。

腐食者的对决?

在非洲和欧洲,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硕鬣狗与大量其他动物骨骼混在一起的大化石堆,可能是它们的巢穴。那么,曾被视为“北京人”居所的猿人洞,会不会也是硕鬣狗的巢穴呢?吃腐肉的硕鬣狗会捕杀史前人类吗?

“在硕鬣狗眼里,北京直立人其实更是一个竞争者,而不是猎物。”刘金毅表示。

其实,“北京人”的生活并非像以往认为的那样,每天采采野果打打猎,做做石器烤烤火。他们爱吃肉,不过打猎的本事很稀松,主要靠抢夺、捡拾尸体——跟硕鬣狗是同行。

与现代人相比,直立人的个子要矮一些,强壮一些,大脑容量只有950—1200毫升,喉咙构造更接近猿类,控制舌头和胸肌的神经也比我们少很多。这意味着直立人很可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不会说话,另外他们的石器技术也很原始。龙骨山的许多动物尸骨上既有猛兽的牙印,又有石器的切削痕迹,而且总位于牙印之上。这证明直立人的肉食来源主要来自巧取豪夺,而不是自己捕杀。

如果是从猛兽口中硬抢,直立人有什么资本呢?对龙骨山遗址的重新分析表明,他们确实会用火,但没有以往想象的频繁和熟练。因此,北京直立人当年面对猛兽时,或许主要还靠灵长类的“传统战术”:聚众围观,大吵大叫,投石块,扔树枝,威吓并驱赶对方。势单力孤的虎豹要是碰上这样一群瘟神,估计多半只有自认倒霉,丢下猎物跑路。

那么又大型、又群居的硕鬣狗呢?刘金毅认为,同为高度社会性的群居肉食者,直立人与硕鬣狗应该会有意避免相互捕猎,冲突的结果可能会两败俱伤。至于龙骨山洞穴,研究表明可能是由直立人、硕鬣狗以及其他食肉动物轮流坐庄。直立人有时在火把、石器的帮助下把鬣狗赶走,抢夺鬣狗的猎物,但风险很高,有些人可能反成了鬣狗的口中食。月黑风高的夜晚,更是鬣狗逆袭的好时机。

谁笑到了最后?

化石显示,直立人最早出现在近200万年前的非洲,此后逐步往亚洲扩散,一路进入中国和东南亚。近年来有研究将北京直立人的历史前推到了77万年前的寒冷时期,不过这一结果尚未获得公认。

硕鬣狗的家谱比直立人还要悠久,在大约300万年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到80万年前,欧洲和非洲的硕鬣狗已趋于灭绝,但它们对中国华北的寒冷气候似乎还挺适应,又多撑了一些时间。然而在龙骨山年代较晚的地层中,就找不到硕鬣狗的化石了。

前面说过,直立人远不是“见佛杀佛,见鬼杀鬼”的超级猎手,他们能把凶猛的硕鬣狗逼上绝路吗?刘金毅表示,在进化历程中,直立人的大脑逐渐变大,打造石器和用火也愈加熟练,在与硕鬣狗的竞争中会逐步显示出优势。“但除了直立人的竞争,导致硕鬣狗灭绝的还有另两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从77万年前到40—50万年前,华北地区的气候发生了多次较大变化,食草动物的数量、种类发生了较大波动。以捕食大型兽类为主的剑齿虎类也走向灭绝,使硕鬣狗失去了重要的“抢劫对象”和腐食来源。与此同时,鬣狗同门中还冒出了一个后起之秀:与今天很相似的斑鬣狗类。它们的体型比硕鬣狗小,但更灵活,擅长积极捕食,或许正是它们逐步将硕鬣狗排挤到无路可走。

然而北京直立人也没笑到最后。他们的踪迹最终在龙骨山消失,或许他们最终难抗华北的严寒,而退缩到了温暖的中国南方,直到被再次从非洲走出的更聪明、更适应环境的人类物种所替代。

历经100多万年,从温热的非洲老家一路跋涉到冷暖无常、充满挑战的东北亚,直立人与硕鬣狗之间不知曾发生过多少故事,化石能告诉我们的只是一小部分。毕竟,在彼时彼地,生存并不容易。

(董子凡)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食人之风 北京直立人 斑鬣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