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臧克家一生无缘亲临延安:不喝延河水缺少革命味

2012年05月25日 07: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胡 芳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5月,记者到延安出差,在延安文联墙面斑驳、藤蔓缠绕的宿舍楼里,见到了《延安文学》主编曹谷溪,听这位热情好客的陕北老汉讲述了丁玲、贺敬之、魏巍、雷加、杜鹏程、蔡其矫等“老延安”的故事。

丁玲:50年的未圆之梦

丁玲曾在1985年跟老伴陈明访问延安,曹谷溪全程陪同。重游枣园、杨家岭、清凉山等旧地之后,回忆当年,丁玲感慨万千,她说:“那时延安同志们的生活都十分艰苦,住自己开挖的土窑洞,也住石头洞穴。这些地方,不仅通风不好,而且又潮又湿;吃的是小米干饭煮白菜,碗里瞅不见一点油花花;穿的是打补丁的灰布军装;用的是自己制造的钢笔和马兰纸……尽管条件是那么艰苦,可是人们的精神面貌却十分饱满,一心一意干事业。”

丁玲此行在延安只住了一天,最后一站是延安大学。曹谷溪介绍,在来访延安之前,丁玲应延安大学“布谷诗社”社长刘耿邀请,为布谷诗社题写了刊名。面对延安大学的师生,丁玲在演讲中说道:“封闭的时代即将过去,一个改革开放新的时代就要到来!延安大学应该肩负更为艰巨、更为光荣的任务。未来的辉煌与光荣属于你们!”

第二天,丁玲回到了北京,但此行并不圆满,她在延安,还有一桩心事未了。1945年春天,丁玲、陈明和画家石鲁一行三人,徒步走了一天,来到延安县柳林乡麻塔村。“麻塔村是陕甘宁边区当年的模范村,村长茆克万领导的‘变工队’曾得到毛主席的表扬,丁玲他们在麻塔村住了3天,写了著名纪实散文《三日杂谈》,发表在同年5月19日的《解放日报》,毛主席看了还请她吃了祝贺饭。”曹谷溪说。

丁玲在她回访延安后的第二年3月4日就与世长辞,在病床上她还对陈明念叨她的“麻塔之梦”——她怀念陪她在土炕度过3个夜晚的老村长的“柳拐”婆姨;她怀念参加纺线比赛的那个叫兰道的女子;还有那个能吹管子、会唱民歌的后生茆丕珍……“我答应过他们一定还回麻塔,仿佛不去一回麻塔,阴曹地府也不得安生。”

曹谷溪回忆:“1999年3月31日,我接到丁玲老伴陈明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4月1日坐火车到延安,要我陪他去柳林乡麻塔村,帮丁玲圆那个做了50多年的梦。丁玲文学研究会秘书长涂绍钧、陕西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杨彩兰陪陈明来到延安。西安到延安的火车早晨6点钟就到站,一吃早饭我们就驱车前往麻塔。55年前,丁玲他们整整步行了一天,现在通了汽车,我们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麻塔。”

曹谷溪说,一进村,就找到了老村长茆克万的孙子望儿,他大名叫茆志连,时年已经72岁,当年陈明和石鲁就和他同住在一孔窑洞里。听说当年的老同志回来看望他们,茆志连和乡亲们都非常高兴,许多婆姨女子和碎脑娃娃都跑过来看热闹。茆志连一把将陈明拉到自己的窑洞里,“梦也梦不见你回来!” 茆志连说,爷爷和柳拐奶奶早已过世,“那个吹管子震得山崖哇哇响的后生已回了横山;9岁就成了纺线能手的兰道,叫茆培祥,今年也65岁了,嫁到延安城里,尔格可把光景过好了!”

贺敬之:民间艺术成就经典

与贺敬之的交往,也让曹谷溪记忆深刻。“最初接触贺敬之的作品,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曾步行40里路去绥德县城的井滩广场,看北门湾剧团演出的歌剧《白毛女》。那时候,我才十来岁,搬一块石头、垫一双破鞋看演出。看得入了迷,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向戏台上投掷土块打‘黄世仁’,恨不得剥了他的皮!”

曹谷溪说,正月里村里闹秧歌,演唱《南泥湾》和《翻身道情》,当时并不知道贺敬之是何许人也,直到在课本上学习了贺敬之脍炙人口的《回延安》,贺敬之自此成为他的偶像。

后来曹谷溪屡屡得到偶像点拨。1982年,中国戏曲年会在延安召开,贺敬之约见了曹谷溪和青年诗人梅绍静。贺敬之仔细地看了他们的诗歌习作,评价曹谷溪的诗“有个性,争辩式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那次戏曲年会上,贺敬之看了延川县剧团演出的一台小戏,他对《刘拴回头》等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邀请这个剧团到北京演出。

对于延安的后学,贺敬之一向不吝爱心和笔墨。2009年,延安民间艺术家曹伯植编撰了《陕北说书概论》、《陕北说书音乐探究》等一套八册《陕北说书》系列。曹谷溪与曹伯植一起去拜访贺敬之,想约请他为这套书写序文。对陕北说书感情深厚的贺敬之欣然应允:“陕北说书就是陕北的叙事诗,是陕北劳苦大众苦难的、爱情的、抗争的史诗。我曾收集了不少关于陕北说书的资料,想做一些研究,但是我没有做成。伯植完成了几代人的夙愿!”

贺敬之跟曹谷溪透露,1940年,他考入延安鲁艺文学系,在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陕北农村,深入群众,从带着泥土芬芳的民间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和乳汁。由他执笔创作的歌词《南泥湾》、《翻身道情》,都是用陕北民歌形式进行创作的尝试;他与丁毅执笔创作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也注入了许多民间艺术的元素。

臧克家:人生不喝延河的水

“有的作家一生没有来过延安,但延安一直在他们心中。”曹谷溪说,臧克家就是其一。臧克家一生无缘亲临延安,但在很多场合都不掩饰他对延安的向往。1938年,臧克家决定前往圣地,但到了西安,又被电报召回了抗日前线——徐州。未能到延安,成为他终生的遗憾,这一点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人生不喝延河的水,总觉得缺少革命味。”

因此,延安的事,也让臧克家格外挂心。2000年,《延安文学》扩版,新设了“中国文坛”等栏目,曹谷溪约请臧克家为“中国文坛”栏目题名。接到邀请,臧克家欣然提笔。“臧克家一生向往延安,今生今世看来难以成行,有生之年能为延安做点什么事情,就很欣慰了。”臧克家夫人郑曼说。

曹谷溪说,上世纪40年代的作家,贺敬之回来次数最多,其次是魏巍。延安的工作和生活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他们对延安的情感是真诚而可贵的。那个年代的文艺工作者,无论是否来过延安,都身体力行地践行《讲话》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创作出了一大批具象、生动的文艺作品。他们对文艺工作的理想、信仰始终不渝,纵使历尽坎坷依然初衷不改的精神也将烛照后人。

记者胡芳

[责任编辑:何宇达] 标签:臧克家 延安文学 延安大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