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小平同志在深圳》身价飙升:是重大事件符号
作品身处室外,无遮拦的受到紫外线照射,风雨尘埃侵蚀,必须定期更换,才能保持画面洁净常新。这本来是一件苦差事,但画家总是趁更换版面时,对原来的作品进行修改,二十年中凡四易其稿,使这件作品又注入了新的特色。从不同画面前后的比较中,人们不难发现,小平同志的形象,从正面表情严肃并带讲话姿势,改变为斜侧面的和蔼可亲的表情,位置也从云端走到了平地,使领袖更加与群众接近,越改越感觉到就在身边。背景中的城市和山水,从最初的虚构浮夸,到后来的实景描写,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所结下的硕果。天空的表现,我想最初的彩云飞舞,寓意着小平同志的讲话,给人间带来了曙光,但无疑中却流露出了动荡不安的情绪。最后一稿改为风和日丽,晴空万里,平静而和谐,似乎寓意着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是一条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怎不令人兴奋?四种不同的云彩,四种不同的情绪,反映了国人的精神面貌的不同经历。总之画面越改越好,越变越完美。
《小平同志在深圳》(包括广场),不只是今天深圳市最有魅力的景点,引来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同时它也是为“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国策,带来了中华民族的兴盛崛起所树立起的一块丰碑。而油画《小平同志在深圳》,则是这座丰碑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杨新: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中国绘画三千年》等著作,主编《国宝荟萃》、《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均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艺术作品起到政治宣传作用,乃是常事,政治宣传品有时也有艺术价值。所以,各类作品中,有的以凸现出艺术性为主,有的以凸现出政治宣传效果为主,只要效果好,都有很高的价值。“四人帮”被逮捕时,郭沫若写出了“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其艺术性不必计,而政治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历史将永远记住这首词。
《小平同志在深圳》这幅作品,就是以凸显政治宣传效果为主的。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的南方讲话,肯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方向和成绩,深深的鼓舞了深圳及全国人民。深圳人特别感谢邓小平,深圳市委宣传部就组织美术工作者创作了《小平同志在深圳》,几易其稿,有的用油漆画,有的用电脑喷绘,有的用油画,每一稿都有很好的政治宣传效果,同时也有历史价值——见证了邓小平视察深圳及深圳人怀念邓小平的历史。所以,油画作品《小平同志在深圳》是具有政治宣传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幅作品,收藏它,会有一定的意义。
陈传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中国山水画史》(再版10次)、《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等著作以及《陈传席文集》五卷本和四卷本。
深圳我去过很多次,对当时叫深南大道的路旁竖立的巨幅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印象很深。特别是1998年我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时,筹备、布展等,几乎每天都途经那幅巨制,看到很多人在画前留影献花,颇为感慨。
陈劲峰、陈宏新、何祯祥、汪继斌创作的油画《小平同志在深圳》,是在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环境下产生的,也是在特定历史阶段逐渐引发广泛关注的。这幅油画的价值,不单纯在于它的作者是谁,作者是否有名,其艺术性有多高,其价值更重要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我们不能单纯以艺术的标准来衡量这幅作品。因为油画《小平同志在深圳》表现的是历史事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美术作品,再过一百年,回头来看,这幅作品的价值更会凸显出来。
老甲: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老甲艺术馆馆长、非常大写意艺术家。“文革”期间主笔的六集连环画《艳阳天》曾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当时国内的改革开放进行到一个关键期,在新旧势力的较量下,很多人对于“姓社”、 “姓资”的问题争论不断,作品《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出现,其实是宣传改革开放政策的公众广告,用美术的形式,表明了小平同志对于改革开放的肯定和指引。
《毛主席去安源》是一张人物肖像画,从艺术上借用了欧洲的宗教题材画法,用圣像的创作方法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当时影响很大,但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小平同志在深圳》是宣传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精神。竖立20年来,始终伴随着深圳乃至中国的改革历程,影响了20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其生命力非常罕见。
董小明: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理事、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李可染基金会艺术委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市美协名誉主席、深圳画院院长、关山月美术馆名誉馆长、深圳市文联主席、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一级美术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曾产生的最重要的艺术作品,或曰视觉作品,除一件雕塑外,就是《小平同志在深圳》这幅巨型绘画了。所谓最重要,并不仅指其美学品质,而是指它介入当代政治的程度之深,与对当代政治的影响之远。从这个意义说,这时期所产生的其他美术作品,多只有美学或文化的价值,这一幅绘画,则是中国当代政治的视觉象征。
1992年,中国政治与社会面临一重大的选择。在官方意识形态的修辞里,这选择被表述为“改革开放政策是坚持还是动摇”。这一表述,无论对我们普通人有怎样的意义,但当时选择的不同,将导致今天中国政治、社会、与国民个人生活的不同,是绝无可疑的。邓小平当年的南巡,则以中国政治的特有手法,确定了这选择的方向。这一幅稍后产生的绘画作品,与当年稍早《深圳特区报》的《东方风来满眼春》长篇报告一起,一以图像,一以文字,记录了这选择的过程,阐述了这选择的意义,并从深圳地方的角度,表达了对这一选择的态度,——此后不久,这态度又转变为整个中国政治阶层的基本态度,进而决定了后来中国政治与社会的进程。故这幅绘画,乃是对当代中国一次重大选择的视觉记录,或当代中国政治的纪念碑性作品。
这幅作品手法简练,尺寸硕大,呈典型的纪念碑性作品的特点。纪念碑性作品(monumental art)是视觉史上的一重要类别。它或嵌置于建筑,或如这一幅作品一样,竖立于公共场所。它的作用,是体现、传播当代最普遍的哲学、政治、或社会观念,或纪念重要的人物与事件。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日益强调纯形式的试验与探索,与主观的美学品质之增强,因此逐渐远离社会与政治,使纪念碑性的艺术,失去了产生与发达的土壤。陈劲峰、陈宏新、何祯祥、汪继斌创作的油画《小平同志在深圳》,无论美学上是否尽善,但却是改革开放以来屈指可数的纪念碑性作品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政治一雄辩的视觉声明。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