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解读名画背后:梵高《向日葵》是药引发的视黄症?

2012年02月24日 10:02
来源:文汇报 作者:唐闻佳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医学水平极有限”的画

医学技术越来越发达,黄钢越来越感觉到《穆勒医生》的价值。“尽管当时的医学水平很低,但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真是让我们现代人心向往之。”

目前,黄钢正在筹备新学期“名画中的医学”第二讲。这位医学院的副院长急于推出第一讲的续集,暗含着他对当前医学教育工作的担忧。

“学生们的技术很好,但心里没装着病人!大冬天,老医生习惯性地把听诊器捂热,再放到病人胸口,而年轻医生则省略了这个步骤;给模拟病人查体,年轻医生大手一挥,哗地把被子掀开,如果是真人,被子早就把病人的脸盖上了。”

尽管翻阅的画作很多,但至今,黄钢依然最喜欢一幅“医学水平极有限”的画作——英国油画家路克·菲尔德斯的《穆勒医生》。这是画家本人的一次经历:画家的孩子因患病而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场面。画面左侧的桌上,一盏亮着的台灯和画面右侧从窗户外照入的一缕阳光,暗示着医生抢救了一夜,此时已是黎明时分。安详入睡的孩子和医生沉着的表情,暗示着经过通宵的抢救,孩子似乎脱离了危险。在医生周围的地上有一些药水和丢弃的纱布,用过的脸盆和毛巾,述说着一夜抢救的艰辛、极为有限的治疗手段与简陋的技术。画面右侧,孩子的母亲在忧伤与疲倦的双重打击下难以支撑,趴在桌上睡着了,孩子的父亲即画家本人,一只手搭在妻子背上,以高度信任的眼神注视着穆勒。此时,这个疲惫的医生仍然坚守在床边,他手托下巴,全神贯注地看着孩子,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处理方案。

“20年前,我就接触到这幅画,当时我还是一个医生,没有很深刻的体会。随着以后对医学技术的理解,以及医生与病人的情感互动,这幅画对我的触动越来越大。这些年来,我们过多地强调了技术,而流失了人文关怀,可后者才是医学的灵魂。”

当然,如此局面,或许也是因整个社会崇尚“快餐文化”所致。

最近,一些八年制医学博士生正在找黄钢“讨说法”。这群博士生不理解,为什么明明自己有“专攻”,还要去“内、外、妇、儿”几个科室轮转?

“明明是学整形外科,为什么要去普外科,要去内科?你把我的时间浪费了,我还要不要毕业了?我的专业还做不做了?”周末的下午,20多个博士生“约谈”黄钢,气势汹汹。

“强制轮转的要求一点都不莫名其妙。你们看的是病人,并且人是一个整体。病人说自己是胃病,就一定是胃病?他的头脑确定没事?和心脏有没有关系?若有并发症怎么处理?你找其他科会诊也行,但得先知道病人有什么毛病。不去完整地轮转一圈,怎么能看得好病?”

黄钢乐于看到同学们“挑战权威”,但他也为这群学生担心。“博士不博,成了专士;医生不钻,成了开刀匠。”他认为,要正视这个问题,首先不能把医学作为科学。

“把医学作为科学,是把兄弟两个人混淆了。科学和医学先后出现,先有科学,后有医学。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成分越来越浓郁,但这太相近的两个兄弟被搞错了。医学是具有人学、灵性的学科,而科学是物化的自然描述,不需要灵性和人性,一就是一。医学可能一不是一,因为人的灵性变化莫测,不能用简单的科学规律来描述。”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科室轮转 口腔外科手术 威尼斯共和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