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凤凰卫视2月11日《锵锵三人行》,葛兆光称我们有点倒行逆施,你比如说咱们有人说穿唐装,那哪儿是唐装?那是上海滩在20世纪初拉洋车的人穿的衣服,那叫唐装吗? |
凤凰卫视2月11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内容摘要:凤凰卫视2月11日《锵锵三人行》,葛兆光称,其实研究整个思想史的话,你可以看得蛮清楚的,只要是盛世的时候,一定捧孔子,只要是世界安定了,大局已定,偃武修文一定捧孔子,这是思想控制的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是天下大定,儒家就有用了,就是让老百姓你别闹了,乖乖的,我们整个政府的政策是对的,经常是这样的。
凤凰卫视2月11日《锵锵三人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今天是必有我师了,两位大老师,郑培凯教授,尤其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葛兆光老师,葛兆光老师研究中国思想史,买了好多本书,刚才郑老师说,不过一上电视就显得咱俩吃亏。
郑培凯:是。
窦文涛:上电视,脸小的占便宜。
郑培凯:这还是特别英俊的。
葛兆光:第一次听说。
窦文涛:我们俩大脸。
郑培凯:特别上镜。
窦文涛:那葛老师可以讲的太多了,总得找个线头,所以说我就觉得咱用几千年百用不爽的一个线头,讲讲孔子,因为最近孔子也是有太多的新闻,首先是电影《孔子》,反正有些网友抵制,抵制的原因跟电影好坏,到最后没关系了,说我抵制的不是孔子,而是孔子背后的孙子,网友有这么说。那么还有的孔子还要拍电视剧,还有我看一月份孔子学院全球,在人民大会堂开大会。我算了一下,现在全世界282所孔子学院,是五年之内,就说这个跃进的速度,一个礼拜世界上就出现一座孔子学院。
葛兆光:是,比咱们学校办学校还快。
郑培凯:不止如此,我听他们美国的朋友在那边讲,说每个州都要抢着办孔子学院,那么有的大的城市里头有好多大学,有的大学都抢着办,那么一个大学抢去了,另外一个大学还很不高兴,里头应该是有一些资源,是吧?
葛兆光:他们希望在州立大学,说州立大学的学生比较多。
郑培凯:影响比较大。
葛兆光:而且州立大学它不像长春蒙校的私立大学,它比较有钱,而且汉语教师也比较多,他可能教师不够。
窦文涛:不过葛老师我才疏学浅,这真是不明白了,就是说孔子能不能救中国的问题。这么多年来,中国有很多个子,为每一次好像又把孔子拿出来,一次一次又拿出来。
葛兆光:这个我也一时说不清楚,我现在就觉得《孔子》这个电影,很遗憾,我也没看。这是因为我们做古代历史研究的人,基本上不太看这种古装的电影,因为古装电影一来跟我们的认知差距太大,另外我们看完之后忍不住就要批评这样,批评那样,惹的人家不高兴。
郑培凯:你研究整个思想史的话,你可以看得到,蛮清楚的,只要是盛世的时候,一定捧孔子,只要是世界安定了,大局已定,偃武修文一定捧孔子。
葛兆光:莺歌燕舞,那个是古词,莺歌燕舞是今词。但莺歌燕舞的时候,孔子就该出来了。
郑培凯:我们一般讲,中国整个思想的控制开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是天下大定,汉武大帝,这个是时候呢,就是儒家有用的时候。因为儒术在用的时候它变成一个术,变成一个书的时候,就是老百姓你别闹了,乖乖的,我们整个政府的政策是对的,经常是这样的。
窦文涛:但是你看,我不是从国家的意志来研究,因为平常我们也就看看《论语》什么的,我更多的觉得,比如孔子对我来说,我觉得是个人的事情,好像它类似于一种人生修行的什么东西。
葛兆光:你看孔子,我一直建议很多人不要先看其他的东西,先看《论语》第十篇乡党篇,因为很多人认为《论语》上半截,就是前十篇是真的,比较接近孔子的,后十篇是后人附的。那到第十篇的时候,就不记载孔子的话,而是记载孔子一生行为了。你看看这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人。所以有人还总结了,在乡党这篇里面,衣食住行,孔子爱吃什么、爱穿什么、爱住什么、爱怎么坐车,你就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文化教养的最后的贵族。咱们用章诒和书的名叫《最后的贵族》。
郑培凯:他是贵族出身的。
葛兆光:他有很好的修养,有很好的知识,但是他又有另外一面,他是最后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已经不怎么有贵族了。
郑培凯:他年轻的时候,他那个家族整个没落了,所以他经历很多,他自己说了,少行践事。所以他小的时候呢,经历过各种各样社会上的波折,所以到后来他成家了,也是变成老师了,想要恢复他理想当中的贵族的这种生活,他有他贵族的价值。
葛兆光:就自己像过家家一样的,拿着小碗,小毡子,来治理坐月,人家说搞个夫妻过日子,他不,他搞军臣礼仪,那是他的理想。
窦文涛:我明白了,他就是讲究,贵族有很多讲究。
葛兆光:我跟你说他穿衣服就就非常讲究,所以我一直认为儒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穿衣戴帽的事多,一直到宋代了,几千多年过去了,儒家戴的帽子还是古古怪怪的,我跟你说,陈毅陈浩的后人全部是奇装异服。所以那个时候儒家戴张幞,这张幞就是高高的帽子,所以刘邦拿它当尿罐。
窦文涛:还竖俩铃。
葛兆光:然后穿的衣服是什么季节、什么场合要穿什么,都得非常讲究。比如说夏天,咱们说越凉快越好,穿的薄纱纱的,可是他不,出门的时候,他不能够把纱衣穿在里面,要穿在衣服的外面,然后见客人的时候,要穿羔裘之服,那也很讲究,然后什么颜色,他也很讲究。所以中国人这个穿衣服作为一个象征是很重要的,所以孔子以来就是这样。
郑培凯:他讲的很清楚的。
葛兆光:对。
郑培凯:这个是礼仪,礼仪反应的东西呢,是你整个社会阶级跟你守不守本分。
葛兆光:对,守本分,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是有象征性。所以中国古代改朝换代还要异服色,所以穿衣服是很重要的。所以孔子作为一个贵族呢,他实际上是说,他有贵族社会那一套礼仪、规矩。可是话说回来,规矩就是文明了。
窦文涛:也是。
葛兆光:没规矩就不成方圆,那哪儿有文明?
窦文涛:现在我们的文明程度不算高,没规矩。
葛兆光:问题是文明也是最着时代就变。
窦文涛:所以规矩是不是也是因时而变呢?
葛兆光:规矩是因时而变,问题就在于孔子老想用老规矩,所以我们说他是最后的贵族。
窦文涛:现在有余响,现在不有些家长,有些儒学大师开始搞穿儒服,行礼,春节他们又该忙活了。
葛兆光:也是我们也是有点倒行逆施,你比如说咱们有人说穿唐装,那哪儿是唐装?那是上海滩在20世纪初拉洋车的人穿的衣服,那叫唐装吗?
郑培凯:现在的唐装根本都是短打。
葛兆光:就是短打,对。
郑培凯:就是短打,因为这里边很关键,你想想看我假如是一个贵族,我属于贵族阶级的话,我基本上不太动手的,我不会去挑担子,我也不做劳动活。所以说长衫阶级,以前说长衫阶级,你穿小褂了就是属于工人阶级了、劳动阶级了,劳心劳力这是有分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东西现在只是复古,复古有两种,一种就是时髦性的复古,与众不同,这是一种。另外呢,是觉得反正现在乱的乱七八糟,我们是不是随便找个规矩,有的时候就随便找个规矩。我觉得有时候也很奇怪,你看教小孩读经,三字经,然后四书五经,去那里背,背这个干什么?我实在不懂,你背这个干什么?
葛兆光:问题就在于说现在讲读经,这个经字呢,就是儒家的这个经,我倒赞成读经典,经典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值得读的东西,你说唐诗宋词是不是经典?
窦文涛:是。
葛兆光:所以还是要读,还有一个说我们为什么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学定义为儒家之学,为什么?还有佛教呢,还有道教呢,还有后来进来的天主教呢、伊斯兰教呢?
窦文涛:诸子百家。
郑培凯:其实我们都是读古文化。
窦文涛:对。
郑培凯:中国文化传统它也多元的,可是长期以来,因为你刚讲的那个情况,一直是儒家跟立国之道作为意识形态,这个有关,所以儒家每次讲中国文化,就定一个东西,就是儒家。
葛兆光:我们有一些讨论文化的人,制定政策的人总觉得,要拿出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人的东西,他认为只有孔子和五经。现在不是五经要翻译成外文了,可是我是觉得,它有可能把中国文化窄化,这个窄化我觉得很麻烦。
窦文涛:就剩一孔了又,咱们先去一下广告,葛老师。《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