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1894年老照片“重庆挑夫”曝光 系外国人所拍(图)

2013年06月26日 08:07
来源:重庆商报 作者:肖腾

约1894年,澳大利亚人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与几名重庆挑夫的合影。

解放前重庆的挑夫(英国人Warren Swire拍摄) 记者 邹飞 翻拍

火车北站,两名有固定业务范围的“力哥”正在帮乘客抬物品。 记者 张路桥 摄

记者 肖腾

“力哥!来挑点东西!”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时常能听到这样的召唤。作为重庆最著名的职业之一,“力哥”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一根竹筒、一条绳子,这就是人们印象中力哥永远不变的模样。不过,重庆“力哥”的形象真的一成不变?现在发现的力哥最早照片,拍摄于1894年,最近网上披露的百年照片显示,他们的装束和装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实也一直发生着变化。昨日,记者找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员、重庆地方史专家唐冶泽,他告诉记者,重庆“力哥”的历史,比人们想象的 更久远。

1912年以前

与重庆码头同时出现

称呼:挑夫、脚夫 工作范围:水码头 装备:木制扁担

近日,网上开始流传一些摄于清朝末年的老照片,由于许多照片拍摄于码头,因此其中也少不了“力哥”的形象。这些百年前的“力哥”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兴趣。对于“力哥”这一职业的起源,有的人认为因码头而起,也有人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以前那叫挑夫,跟现在不一样”。记者查询得知,这些照片大多摄于1894年到1911年的清末,拍摄者莫理循、魏斯·福里茨夫人等,均为在西南地区长期生活或游历的西方人。

唐冶泽说,虽然没有准确的记载,但重庆力哥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重庆建城的时期,“什么时候重庆有了码头,什么时候力哥就出现了”。尽管出现很早,但直到清末民国时期,随着重庆开埠,西方照相技术随着西洋人出现在重庆,重庆的力哥形象才第一次被留存下来。

“过去重庆的力哥,与现在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手里的工具不是今天的竹筒,而是木制的扁担。”唐冶泽说,后来人们发现,竹制的圆筒用起来更方便,成本也更低,才慢慢换成了如今的竹制圆筒。

“力哥也是有自己的组织的,过去,对力哥的管理主要通过行会来完成。”唐冶泽说,力哥的行会通常称为“力帮”或“挑夫帮”,是力哥们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对码头上的力哥进行管理。

1912年到1949年

开始有规范化管理

称呼:挑夫、脚夫、力夫 工作范围:主要在码头,开始扩展到城内 装备:木制、竹制扁担

进入民国后,时代逐渐发展,力哥们的影像保存得越来越多,如今我们能找到的力哥的老照片,大多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拍摄者多为长期驻华的西方人,如杰克·威尔克斯(美国《生活》杂志战地摄影记者)、Warren Swire(英商太古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总监)等。网上热传的重庆力哥老照片,大多出自Warren Swire之手,现藏于英国布里斯班大学。

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力哥们,形象与人们印象中的“力哥”仍有很大不同,大多衣衫褴褛,基本没有穿鞋的,肩上扛的仍然是长长的扁担,头顶包着布巾,在漫长的梯坎上一步步挪动。

与之前不同的是,在这个时期,力哥的活动范围逐渐从码头扩展到了市内。在一些照片中,已经能看到重庆通远门、较场口一带有力哥们顶着斗笠,挑着货物的身影。

“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爆发之后,大量人群和货物涌入重庆,贫穷的农民需要找工作糊口,达官贵人需要脚力替他们扛东西,在这个时期,力哥的发展是很快的。”

据唐冶泽介绍,现有的资料表明,最迟从民国初期开始,对力哥的管理开始逐渐规范化,“现存最早的资料,是一张民国初期的‘力夫雇佣价目表’,明确规定了搬运各种货物的价格,落款是‘川江航运管理处’”。唐冶泽说:“这说明,最晚到这个时代,力哥的管理不再仅靠民间行会,而有了固定的官方机构。”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力哥 1980年 照片拍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