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曾是必不可少的礼仪道具:体现皇权崇拜情结
每逢官员出访,悬挂龙旗也是海外华人欢迎仪式中的必备仪礼。1907年,主张改革的广东道台林辂存前往南洋各岛视察学务商务。“该处铺户学堂,均悬挂龙旗。和兰政府派高等官会同各商董,到车站迎接。林氏服西装,乘双驾马车。经过各街,人山人海,拥列道旁,呼万岁声,络绎不绝。中华会馆、商务总会,均特开欢迎会,请林氏到会演说”。(《林辂存之受欢迎》,《台湾日日新报》1907年5月15日第1版)
进入20世纪之后,内地官僚和商会也开始在皇帝或太后生日悬挂龙旗。1906年,阴历六月廿六日(8月15日)为光绪帝“万寿令节”,“厦门商会拟于是日举行迎会,以为祝碬。提道宪亦表同情,均出为提倡鼓舞,美其名曰‘普天同庆会’。且欲热闹三天,从廿五日起,至廿七日止。此外仍须各户悬挂龙旗,衙署铺设,以壮观瞻”。(《普天同庆会续闻》,《台湾日日新报》1906年7月17日第4版)
虽说大清王朝顽固保守,可也不是铁板一块,当他们醒悟到龙旗对于凝聚民心的作用时,也开始有意识地提倡各工商机构及学校等,在国事庆典中悬挂龙旗。只是这种醒悟来得太晚。1910年,为庆祝资政院开院大典,“见警察遍传内外城各铺户住户,于九月初一日,一律悬挂龙旗”。命令一下,京城百姓纷纷置备龙旗,可是都有百姓生活中哪有龙旗呢?于是小商小贩趁机发财,有木版印刷龙旗的,有临时代画龙旗的。“最可笑者,如东城之花儿市,打磨厂一带,设摊于地,亦云发卖龙旗,每对铜元四枚。余俯视之,乃于黄纸一幅上,涂一似蛇非蛇似龙非龙之怪物。过而见之者,以其价廉,竟争购之,倾刻而尽。”
龙旗飘落:对待龙旗的不同态度
有清一代,民间年画多绘升平气象,可龙旗的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低,因为老百姓的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龙旗。倒是日本明治时期的浮世绘中,屡屡出现大清龙旗,因为日本军队常与大清龙旗打交道。不过,大清龙旗在日本画家笔下并不表现为正面形象,而是作为腐败、无能、贪生怕死的大清官兵的战败符号而出现的。
大凡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无不深受龙旗屈辱史的刺激。民族主义革命家们对这面龙旗尤为深恶痛绝,正如邹容在《革命军》中所说:“中国黄龙旗之下,有一种若国民非国民,若奴隶非奴隶,杂糅不一以组织成一大种。”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来不是偶然个别的历史现象。商人对于政治,总是既远离,又利用,他们更多考虑如何从政治变局中获取自身的商业利益,而不是符号的政治意味。悬挂龙旗的最大受益者是商人,最热衷于悬挂龙旗的也是商人,上海商户尤其喜欢“门口高扯两面龙旗,临风招展,仿佛导人进观”。
如此一来,大清末年的中国人中,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龙旗观:一是爱国学生对于大清龙旗的深恶痛绝,必欲弃之于地而践踏之;一是商人热衷于在商业场所悬挂大清龙旗,当作招徕生意的商业幌子。
1911年春节期间,“澳门一群培基学堂学生到营地大街宝衡银号抗议悬挂清朝的龙旗,和店方面的主事人发生争执。该银号请葡警弹压,澳门的华探目刘康善带警探来到现场,见到所谓肇事的学生很多是当地绅商的子弟,就一面劝学生守秩序,一面劝告该银铺把龙旗取下。学生在这一次抗议中取得了胜利。”
即便同为清末爱国文人,对待龙旗的态度也很不一样。一是对这幅象征国家的龙旗充满期待;二是对这幅象征腐败王朝的龙旗百般揶揄;三是如黄遵宪这样的爱国文人,对龙旗爱恨交织,哀旗不幸,怒旗不争。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