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一生追求爱与温暖 与萧军结合是闪婚加裸婚
1934年12月19日,萧红、萧军参加完鲁迅先生旨在介绍他们结识新朋友的宴会回来后,特留影纪念。
“纪念萧红诞辰90周年”邮资明信片高莽/绘画
演讲人:于文秀
这是一位具有传奇的人生和情感经历的女作家,她一生漂泊,命运多舛,情路坎坷,英年早逝,但却为现代文坛留下了自己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被称为中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
作为女性,我在讲课讲到萧红的时候,每每都有很深的感慨,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萧红是一位拒绝给定、拒绝平庸的女性。这里的拒绝给定、拒绝平庸,体现在萧红的人生中是全方位的,即不仅体现在她拒绝传统社会为女性安排的惯常、平庸的人生,她特立独行地、执著地追求着爱与自由,同时还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从题材选取到手法运用,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况、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如此原生态地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萧红在文坛上都可谓是独树一帜的作家。
一生追求“爱”与“温暖”,即使柔弱也要抗争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王阿嫂之死》,同年与萧军共同出版小说和散文合集《跋涉》,正式进入文坛。萧红的文学创作历程不足十年,都是在抗战时期的大背景下、在漂泊和流浪的青春岁月进行的,她克服心灵和情感的伤痛、贫饥和病痛的困扰,创作了100多万字的作品,为文坛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和《马伯乐》等一系列名篇。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文学魅力越来越被人们所发现,她的作品经典性亦日渐凸显。
萧红懂事很早,所以人们说她有着“早醒而忧郁的灵魂”。萧红在散文《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写道:“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童年时,萧红的亲生母亲去世,父亲是专制而暴躁的家庭掌门人,在萧红的记忆中,他无论对老人、小孩,还是对女性,都是缺少关爱和尊重,是为着贪婪而失去人性的人。他们处在两极,永远是对立的。萧红小时候非常活泼,也非常顽皮,这从她对祖母的小小恶作剧的回忆中可见一斑。同时,萧红也非常敏感,有着过人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这一点在《呼兰河传》中体现得最明显。童年缺失父爱和母爱,只有祖父和后花园的陪伴,她说:“祖父,后园,我,这三样东西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童年的后花园不仅是她的乐园,是她后来创作的源泉,也是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意象。
19岁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从此她再没有回过家。漂泊流浪的人生历程中,她先后到过青岛、上海、日本、北京、西安、武汉、重庆和香港等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几乎没有哪个女作家像她这样到处流浪,四处漂泊,甚至露宿街头;也很少有哪位作家经受过像她那样的寒冷、饥饿和病痛。就像她在散文《饿》中写到的那样,在她的漂泊岁月中,“只有饥饿,没有青春”,没有哪位作家有过如此刻骨铭心的饥饿体验。同时,萧红一直体弱多病,头痛腹痛等时常折磨着她,在朋友们的记忆中,她总是苍白瘦削,早生华发。
然而,萧红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爱、温暖、自由和幸福,但却一直得不到命运的青睐,不仅童年充满着寂寞荒凉的回忆,成年后在追求情感的路上也屡屡受挫。“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过程中,所谓真正的幸福之光,人间之爱,并没照临过她,沐浴过她!”作为叛逆的“五四儿女”,作为一个弱女子,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断抗争。我们在同情她的不幸时,更钦佩于她的不屈服,这也是她打动很多中外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感受可以借用萧红的一首诗来描述,“七月里长起来的野菜,/八月里开花了。/我伤感它们的命运,/我赞叹它们的勇敢。”
萧红的勇敢抗争是双线的、双重的,并在这双线的、双重的抗争中展开了自己的人生与创作。双线指的是,她的抗争既体现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体现在文学写作中。双重指的是,她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爱和自由而反抗男权社会统治,另一方面也为民族而反抗外敌的入侵。先是抗婚,接着是抗战,为了反抗包办婚姻而出走旧式的家庭,为了拒绝做亡国奴而出走沦陷的东北。她的短暂一生,无论是现实人生和文学写作,都在寻觅着爱与自由。
1
2
|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