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寻找齐白石的北漂足迹:法源寺结缘陈师曾(图)

2011年12月27日 14:03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法源寺内景

对此所谓“衰年变法”,齐白石自谓:

“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

1922年春天,陈师曾受邀参加在东京举办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他带去了齐白石画的几幅花卉山水,展出并销售。这些作品不仅全部售出,而且卖价颇高。一幅花卉卖到100银圆;一幅二尺长的山水竟卖了250银圆。更有法国人买走陈师曾和齐白石两人的作品,拿到巴黎的艺术展览会去展览。从此,齐白石的名声大噪,常有外国人到北京、到琉璃厂询问、寻购其画作。国内画商看准商机,也纷纷收购其作品,准备去做投机生意。京城上流社会附庸风雅者则登门求画,大加赞誉。“我的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

可惜,一年以后,陈师曾患病不治去世,年仅48岁。这让齐白石心头异常空虚,倍觉伤感,有诗《师曾亡后,得其画扇,题诗哭之》:

“一只乌臼色犹鲜,尺纸能售价百千。

君我有才招世忌,谁知天亦厄君年。”

更有让人肝肠寸裂之诗《见陈师曾画,题句哭之》:

“哭君归去太匆忙,朋友寥寥心益伤。

安得故人今日在,尊前拔剑杀齐璜。”

——齐白石,名璜。

惺惺惜惺惺,行家重行家。正如齐白石所言:“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陈师曾、齐白石两人的结识,是中国国画的幸事;两人的结识地——法源寺,是国画艺术的圣地。

跨车胡同白石画屋,头颅可搬不离故土

齐白石在京居住时间最长的故居,是西城区辟才胡同与太平桥大街交叉路口东北角的一座四合院,跨车胡同13号。

从1926年底至1957年,画家在这里度过了93岁生涯中最后的约30年光阴。

在繁华、喧闹的西单,在一片片高楼大厦的街区寻找胡同,需要一点耐心。当一条条车水马龙的大街不叫大街,却叫胡同时,需要脑筋急转弯。辟才胡同正是一例,它的身体动过大手术但姓名不改,它宽阔的路面至少可容纳四五条车道的车辆往来行驶。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齐白石故居 相畏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