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工柳海南画作《军港》
三亚鹿回头招待所(1960) 罗工柳 作
罗工柳海南画作《半边天》
文本刊特约撰稿 卢家荪
著名油画家,已故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工柳先生,曾与海南结下过很深的缘份。1960年他曾经到海南写生,创作了《三亚鹿回头招待所》等海南题材的油画作品。他一生中两次最主要的艺术变革中,油画的变革与海南有着很大的关系。罗先生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时,与两位海南人卢鸿基和王惠尼结下了深厚友谊。他曾秘密主持过第二至第四套人民币的整体设计和绘制工作,在人民币二元券背面所印制的景观就是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由此可见海南在罗先生心中的分量。著名雕塑家、罗先生当年的好友卢鸿基的后人卢家荪,深情回忆起罗先生当年画海南的点滴往事。
我在海南工作时,常听一些同行议论,椰子树是如何如何地不好画。这其中包括一些长年在海南生活的本土画家。是故,有一次和罗工柳先生闲聊时,我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因为他曾到海南写过生,想听听他的经验。但罗先生回答:我并没有觉得椰子树有什么不好画,只是感觉海南的光照确实太强烈,不大好处理。不过,我还是画了一些风景,海南的风景很有特色。说完,就找出几幅以前在海南作的写生,这幅《三亚鹿回头招待所》就是其中之一。
油画变革与海南有很大关系
在罗先生描绘海南的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几幅肖像写生:《黎家姐妹》《半边天》《女突击队员》等,几乎他所有的画集都收印了这几幅肖像。但风景却少见,或许,相较肖像而言,他真的不是很满意。然就先生的艺术经历来说,这是一段很重要的“蜕变”过程。他自称:“我一生有两次最主要的艺术变革,一次是木刻,一次是油画。”而油画的变革就和海南有很大的关系。
1959年秋,罗先生从苏联留学回国后,连续在北京、杭州、广州、大连、武汉、西安等十余城市办了油画习作展览,展览在专业界反响很大。当时,全国都在讨论“油画民族化”,很热烈。罗先生以为“油画民族化”不是空谈,而是实践。他在回答油画“变”(民族化)的关键是什么时说:“我个人的实践是变写实为写意。”为达到“创造中国自己的油画”的目标,他决定在风景写生中寻找新的感觉和手法。他作画的“题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以说是变人物为草木山川。”
1960年春,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支持下,罗先生开始在国内各地进行油画写生。他首先到了海南,在那里,他环岛画了一圈。30多年后,他在回顾这一段的艺术心路时说:“1960年我到海南岛写生,不知怎么回事,风景画我画不出来了,可能那个环境的阳光把什么都照得太清楚了,有点不适应。到了桂林就好一点,画了《漓江雨》……大概就是有了虚的东西,有了山色空濛,有了空间气韵。”
我想,罗先生在这两个地方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还有气候的原因,以我在海南十几年的生活体验,我觉得,海南的阴天也是很有气韵的,尤其是在刮台风的时候,流云翻滚,变幻无穷。联想起先生曾对我说:练习色彩,主要是多画风景,而画风景,最好是在阴天画,那时的色彩变化最丰富,也最微妙。因此,我以为罗先生并没有认定海南的风景不能画,只是不易画好罢了。实际上,在罗先生结集出版的好几本画册中,也都收了在海南的风景写生,这说明他在海南还是画出了一些满意的作品,只是不多而已。就研究罗先生绘画风格的变革过程而论,无疑,他在海南的写生是不可或缺乏的重要阶段。
罗先生与海南感情不一般
认真欣赏一下这幅风景(《三亚鹿回头招待所》)写生,明显反映了罗先生绘画的写意特点:形式简明和用笔生动。形式简明,是先生在比较、分析了中西方的美术特点后的形式规律认识:“不仅要有‘虚’法,而且要有‘实’法。”在这幅画面中,近景的静和远景的动形成对比,湛蓝的天空和灰白的土地在明度上有显著的色差,强烈的阳光感使观者身临其境,能体会到直晒的灼热。而用笔生动,也就是手法灵活,是先生在油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法表现经验:“油画要变描为画,进而变画为写。不是描、不是画,放笔直写,而是让胸中波澜通过笔的运动直接倾泻出来。”在此画面中,近处的椰树和远处椰林用笔是迥然不同,近者厚重、朴实,充满勃勃生机的骄姿,远者潇洒,飘逸,富有婆娑摇曳的动态。可以看出,画者在作画时是很激动、很有感情的。
说到感情,据我所知,罗先生与海南的感情还的确不一般,先生早年就读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晚年他在回忆当时的情况说:“我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如果不是考取了免费生,不是一些朋友帮助,我根本上不下来。”而这“一些朋友”就有海南人,每次罗先生和我聊起往事时,总要念叨:“我在上学时,关系最好的两个朋友都是海南人。一个是高班的卢鸿基,一个是同班的王惠尼。他们在生活上对我帮助很大。卢鸿基,我们一直有联系;王惠尼自抗战初期分手后就失去了联系,不知现在何处?我很想念他。”卢鸿基公是我的先人,因此,我很早就知道,他们在学校时,虽然不同班级,但来往密切,课余总在一起,经济上也彼此不分———他们三人一直在校外合包伙食。特别是卢鸿基公,和罗先生在意识形态上也一致,曾一同投身抗日,这也是先生不能忘怀的———在有关他的许多介绍或研究中总要提到这段交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卢家荪 编辑:王勇
|